政协委员谭锦球: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民意信息网络建设和共享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0-05-25 15:56

两会4.jpg

经过多年改革,目前国家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务公开、专家咨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以保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政协委员谭锦球认为,咨询制度仍然是存在问题的。“往往是被咨询时候多,得到的反馈少。委员提出建议是否有价值、采用情况怎样、处理意见和落实情况如何?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反馈或反馈不及时。”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谭锦球提交了“关于完善和健全民意调查与反馈机制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提案。他认为,完善和健全这一制度很有必要。

在谭锦球看来,民意调查与及时反馈,是政府决策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体察民情和集中民间智慧,令政府决策更实事求是,同时,可以真正保证政令畅通及准确,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利用大数据加强民意信息网络建设和共享

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此,谭锦球认为,“社情民意的正常反映,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如果能顺畅及时地反映到决策部门,就能有效预防一些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处理,把负面影响降低。”

谭锦球建议,“要做好民意和舆情快速反应,以便展开应急公关,及时发声”。要提高对社情民意感知能力,建议政协积极开展智慧化建设,打造互联网民意专页,并利用人工智能从各种社交媒体获取民意信息,分门别类形成大数据库。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协委员作为会员可以阅览大数据库,配备舆情专家分析综合基础数据,引发讨论,提出相应建议,将信息及时上报政府,作为引导舆论及决策参考。


主标题

通过港澳及海外民意联络站收集“第一手”民意

在谭锦球看来,在海外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社团作用非常重要。“每逢政府制订及实行关于港澳及涉外政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港澳及海外民意联络站收集第一手民意,做到及时准确,形成制度,而不是零敲碎打。”

另一方面,谭锦球建议,有条件的民间组织,可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和研究社情民意,并将信息反馈形成自觉行动。开展培训,及时传达国家决策的不同时期中心工作以及如何保障大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提高信息采用率。

同时,谭锦球强调,要认真谋划信息选题,深入开展信息调研,加强信息提炼综合,精心编辑报送决策部门,确保重要民意信息第一时间直通送达。 



建立和健全民意信息采用反馈机制及纠错制度

谭锦球建议,要建立健全反馈民意的日常工作机制,要及时将信息采用情况和领导批示情况予以反馈。密切跟踪了解批示落实情况,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建言献策的单位和个人。

谭锦球认为这一举措有“一举两得”之效。一方面,令建言献策者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反馈和沟通,更了解决策部门的需要,提高建言者参政议政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人民政协网站也曾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及这一问题。据人民政协网站信息,“通过各种协商议政活动,有组织、有重点、有计划地收集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社会关注问题的信息,并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有关同志,进行综合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重点选择一些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精编报送。”

此外,谭锦球建议,要把行政决策实施后的评价与决策方案的修正结合起来,适时完善有关决策,及时补救或停止执行错误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务求政策的推行切实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对于决策纠错机制的问题,此前国家也曾专门作出决定。南都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中专门提到了这一问题,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实习生梁晴 南都记者马嘉璐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年全国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