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社会闲散人员注册皮包公司开设对公账户,开户后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转移资金。据广东揭阳警方5月27日通报,该局捣毁2个贩卖企业对公账户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共62名,核查处置涉案账户242个。
犯罪分子利用对公账户资金流动便利且量大的特点,虚假开办大量对公账户在网上公开兜售,专门卖给从事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形成了一条网络黑灰产业链。南都记者此前调查发现,网上有大量打着“对公账户买卖”旗号进行违规交易的个人及网站,有卖家报价最低6000元一套。这些对公账户背后,更是隐藏着批量注册、开设、转卖对公账户的组织。
案例:物色社会闲散人员开设虚假对公账户用于电信诈骗
据揭阳警方介绍,4月25日,揭阳市民黄女士在家中接到冒充汕头市公安局的电话,对方称黄女士涉嫌洗钱,要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随后对方又声称犯罪分子已被抓获,又诱导黄女士提供短信验证码。黄女士的银行卡共被转走2万余元,分别汇到两个不同的公司银行账户内。
黄女士遭遇诈骗后资金被转入的银行账户,正是诈骗犯罪分子所用的虚假对公账户。
南都记者从揭阳警方了解到,近年来,揭阳市反诈骗中心对国务院部级联席办下发共6批次39条涉电信网络诈骗的企业对公账户黑灰产线索进行分析,发现涉案对公账户237个、个人账户5个。
这些账户到底是什么人开办?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集中开设对公账户,是谁在组织?
经侦查,涉案账户开户人均是广东省揭阳、汕头、梅州、汕尾等地市和广西、贵州等省的无业人员,并由他们本人到银行网点注册办理。经分析,这些账户正是被犯罪分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后用来转移涉案资金。揭阳警方马上对排查发现的237个对公账户、5个个人账户进行冻结。
警方进一步分析发现,两个活跃在揭阳市区和普宁的买卖银行对公帐户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揭阳市区的方某波、许某博、夏某鹏等人受陈某波、林某烁雇佣,负责物色揭阳本地及周边地市的社会闲散人员为“客户”,拉拢利用这些无业人员在工商部门办理开设虚假公司的营业执照、进而到各家商业银行开办银行对公账户;随后,方某波、许某博等人再将“客户”办理的整套对公账户资料交给上线陈某波、林某烁等人;最后由陈某波、林某烁等人再将对公账户资料邮递贩卖给柬埔寨的李某(在逃)诈骗团伙。
另一个团伙位于普宁,普宁市区唐某海、黄某权等社会闲散人员则是受到陈某文拉拢,到工商部门办理虚假设立的公司营业执照、后到银行办理对公帐户,最后由陈某文转卖给蔡某彬团伙(已被河南警方抓获)。
4月13日至25日,揭阳市公安局100多名精锐警力分成6个抓捕小组奔赴全省各地,成功捣毁以陈某文、陈某波、林某烁等人为首的贩卖企业对公账户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共62名,核查处置涉案账户242个,冻结涉案资金300余万元,核破案件110宗。
背后:专人组织批量开账户黑灰产业链
揭阳警方表示,违规办理和非法买卖银行卡、企业对公帐户等行为社会危害巨大,特别是对公帐户走帐金额大,查询冻结止付相对困难,是电诈犯罪分子流转涉案资金的主要途径,是电诈犯罪黑灰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南都记者此前曾调查发现,作为支撑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网络上遍布大量打着“对公账户买卖”旗号进行违规交易的个人及网站,售价最低6000元一套。
“对公账户‘八件套’,6000元一套”。一名卖家曾告诉南都记者,其称,“八件套”包括对公银行卡、相关公司的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对应网银U盾、银行预留手机卡等。
大批量用于诈骗的对公账户从何而来?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非法买卖对公账户产业链的上游,有专人负责招募法定代表人、临时法定代表人等,有的甚至发布在正规兼职、招聘网站上,通常日薪数百元。这些“兼职”往往不需要任何技能,仅需基本身份证件。高昂的报酬之下,有人不惜多次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
一则招募长沙法定代表人的帖子中这样介绍招募缘由:因业务需要,招募临时法定代表人注册公司(注册网店用)。南都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联系该发帖人,对方仅询问了年龄、以前名下是否开过公司等,了解到南都记者系成年人、名下无开公司记录等信息后,便表示可以前去兼职,工资日结,一天800元,需要两天时间。
“拿身份证来就可以,我们有专人带你去办理。”南都记者询问是否合法时,对方表示,招募的是临时法定代表人,用南都记者的身份信息注册公司后一般几个月后就会注销,“对本人没有什么影响”。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非法买卖对公账户黑灰产链条中,这些法定代表人招募者承担着中介的作用。一方面以高薪日结为诱惑吸引兼职者,另一方面,使用兼职者的个人信息注册公司、开设对公账户后,便将其成套资料打包出售,层层加价转卖给不法分子。
“谁还要法人(即实际上的‘法定代表人’)?”2020年1月2日,南都记者联系上一名主动为他人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网友。该网友称,其来自贵阳,名下已有4家公司,均为上个月刚刚开设,其可以提供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到场”,注册公司并担任法定代表人,进而开设对公账户。“之前是在贵阳开的(对公账户),我做法人(即实际上的‘法定代表人’),3500元工资,开了4个对公账户。”该网友告诉南都记者。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