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爵士鼓
作者:吴同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初一3班
指导老师:向琴
小学毕业典礼的压轴节目结束了,我不慌不忙地从爵士鼓凳子上起身,向观众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我环顾四周,心情无比激动……
那一年我三岁,父亲带我来到了一家艺术中心。淘气的我一眼就看中了那个“大家伙”。我拿起鼓棒,很自然地敲击着鼓面。父亲笑着对我说:“儿子,它叫爵士鼓,它能打出好听的节奏哦!”
“打鼓?我要打!我要打!”我兴奋地叫起来。从那以后,我的生活里便多了一个“大玩具”爵士鼓。而父亲也一路陪伴着我学习爵士鼓,这一陪,就是10年。
每次到艺术中心上课,这样的一番景象就会映入我的眼帘。送孩子来上课的,大部分是妈妈、爷爷、奶奶,很少见到有爸爸。而我的父亲却是与众不同。他会跟我一起进教室,坐在离我和老师稍远的一个角落里,一边聆听老师说的打击技巧,观察老师做的示范动作,还一边仔细地做笔记。他做的笔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一排排红蓝相间的小字中间,还画着黑色的曲谱。他的笔记是那么的工整,以至于我的老师见到了,也赞叹不已。
偶有一次,父亲没有出现,老师意外地问我:“哟!今天怎么不见你的老爸?”
“哦,老师,我爸爸出差了,今天应该不能陪我上课了。”
然而,大约过了5分钟左右,门“嘎吱”一声,父亲进来了,他左手拿着笔记本,右手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以最快的速度坐到了老地方,然后不声不响地一边听课,一边做起笔记来。
不知不觉,我的课上完了。起身要走时,只见父亲斜靠在椅子上,左手攥着笔记本,右手的笔掉在了地毯上。
他睡得那么沉,我真的不忍心将他叫醒。想想鼓房的音乐声多大啊,而父亲居然在这样喧闹的环境下睡着了,真是难以想象!
时间飞逝,在老师的教导和父亲的陪伴下,四年级的我报考了广东省爵士鼓考试的最高级10级。父亲为了能让我取得好成绩,先后带我拜访了多位老师,让我从他们的身上吸取不同的技巧并加以练习,很显然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我轻轻松松地考过了。
拿到证书后,父亲依然如故地陪我上课,陪我练鼓。我读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和我商量好了下一个目标——英国Rock School流行音乐考级的最高级。
这一回,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每一天极度枯燥的练习让我暴跳如雷。
“够了,我不想再练了,这太烦人了!”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发火了,我想放弃,而老爸却默不作声。
过了两天,他陪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爆裂鼓手》。电影中的主人公Andrew历尽各种挫折,终成顶级鼓手。他那挥汗如雨的练习,血肉模糊的双手,重新点燃了我练鼓的激情。
我调整情绪,在老爸的耐心陪伴下继续加强练习。当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英国最高级考试时,我终于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我们俩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一天,我在电脑里浏览到一个关于父亲陪伴孩子的调查报告,180份学生问卷中,只有两份显示父亲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嗯!没错,我想说,我就是那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幸运儿。
名|师|点|评
因为一句“我想打鼓”,父亲陪着孩子学了10年。作者虽小,但观察相当细致,文笔细腻动人。和其他陪读相比显得有点“另类”的爸爸,在儿子遇到困难想放弃时不是用父亲的权威“镇压”,而是陪他看电影、耐心开导……这一切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被儿子默默记在心里,交织成了一曲独属于父爱的鼓声。
(点评嘉宾:林楚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201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获广大附中“教坛新秀”,多次指导学生获省市级写作比赛奖项。)
征|文|启|事
#我的父亲#“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母之于孩子,是守护,是牵绊,是深爱,是倾其一生的血脉感情。母亲节过后,父亲节即临,你对父亲有何印象?你的父亲扮演着怎样的家庭角色?你们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写下来,分享你的观察和感悟。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6月21日
投稿网址:http://h5.oeeee.com/zuowen/
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主持:南都记者 刘雪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