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雪梨瓜种植面积减少,农户呼吁新品种,乐平拟建50亩示范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6-04 18:52

在珠三角地区闻名已久的乐平雪梨瓜,受雨水影响,今年的市场行情一般,农户们反映称“市场收购价还行,但成本高、产量则偏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导致现在乐平雪梨瓜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

乐平雪梨瓜有着三水人的“蜜糖埕”之美称。2009年,它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乐平镇特色农产品的一张“名片”。

800x568_5ed8c9fe721e7.jpg



800x533_5ed8c9fe9d4fa.jpg



391x146_5ed8c9fe652f0.jpg



800x600_5ed8c9ff8914a.jpg



800x600_5ed8ca00853cd.jpg



“今年乐平镇雪梨瓜种植面积为2000多亩,种植面积较前些年确实少了很多。”乐平镇农林渔业局相关人士表示,鉴于此,今年局里将继续与省市的农科院、农科所等部门展开交流合作,在改善土壤环境、培育新品种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出一个面积50亩的雪梨瓜示范点,然后再向农户推广种植,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擦亮乐平雪梨瓜这张名片。

郭照荣是土生土长的乐平镇黄塘人,种植雪梨瓜很多年。“我以前种植过20多亩,农户都是靠天吃饭,收成不好,还亏本了。” 郭照荣说,今年他只种植了4亩,市场收购价在3.5—4元/斤,价格是不错,但就是雨水过多,雪梨瓜的产量和品质不是太好,每亩产量只有800—1000斤,加上肥料等成本也高,导致农户们的纯收入不理想,“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

郭照荣说,高峰期,乐平镇雪梨瓜的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现在少了很多。原因主要是靠天吃饭、成本太高、种出来产值不高,导致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偏低,“希望农业部门能帮助农户推荐新品种,增加产量,收入提高了,种植的积极性又会回来。”

“反复种植了很多年,害虫增多,土壤环境需要改善。” 乐平镇农林渔业局相关人士说,此外,品种也需要更新换代,要培育出新品种,“今年要打造一个50亩雪梨瓜种植示范区,培育完成后,将把新品种向农户们推广。”

与郭照荣一样,乐平镇黄塘村大部分村民都种植了雪梨瓜。由于黄塘村海丰洲一带以沙性土壤为主,作物吸收营养物质快,同时引用北江水作为灌溉水源,培育出的雪梨瓜口感香、甜、脆、爽。种植地域讲究、瓜质甜度高口感佳,让乐平雪梨瓜成为本地特色的农产品。

除了要培育新品种实现更新换代,在拓宽销售渠道方面,乐平今年也推出了新举措。“以前,由于难保存、难运送,不少外地市民只能遗憾错过美味的乐平雪梨瓜。”乐平镇农林渔业局相关人士表示,为了让外地吃货们也能顺利吃到乐平雪梨瓜。今年,利用乐平“互联网+农旅”线上商场,为各地喜爱乐平雪梨瓜的市民提供了具备农产品原产地品质保证的优质产品,为乐平雪梨瓜嫁接互联网提供平台支撑。

采写:南都记者姚建国 

编辑:何惠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