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明:新一线佛山,要把握好广佛首次同时往南发展的历史机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6-04 22:21

日前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佛山等15个城市晋升为2020年的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代表着佛山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佛山的城市格局和发展规划应该怎么走?对此,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代表着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从提供生产空间到赋予发展要素,“意味着当佛山真正的迈入一线城市,城市建设的重点要转到服务好企业以此为总部,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进行经营生产,然后这些企业的收入就是佛山的GNP。”

对此,马向明认为,佛山应该从一个制造业生产基地为主转向一个多样化、功能齐备的城市格局。同时,要把握好广佛两个城市首次同时往南发展的历史机遇。

WechatIMG49.png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就新一线城市话题,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从提供生产空间到赋能发展要素

帮助企业走出去


“过去我们的城市发展都看地均产值,建设园区引进外资,在这里生产,企业来的多了,城市的GDP就上去了。但是地均产值的年代已经慢慢转向聚焦GN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讲什么?就是这个地方的企业能量有多大。”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马向明举了一系列详细的例子,来回应晋升新一线城市之后,佛山应该怎么走。“两者区别在于,关注地均产值的时候,是引入企业到这里生产,但是关注国民生产总值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企业不仅仅在我们这里生产,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会生产、销售、运营。这才是一线城市的真正的发展模式。”

马向明进一步表示,在地均产值时代,当地政府主要要做的是,首先做好基础设施,通水、通电、通路。其次建设产业园区,所以早期,以村为单元的产业园发展很快。“也就是城市主要提供生产空间,企业自带资金、技术、人才、设计所有的要素,来你这里进行生产。但是讲GNP时代,当我们进入到企业要到外面去投资运营的时候,发现什么区别?佛山要帮助企业赋能,拥有自己的设计、人才、法律顾问与银行金融服务等等,企业带着这些要素,到省外甚至国外去进行投资,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需要更好的公共服务、文化功能

以及交通互联与门户功能


“北滘的变化就是个缩影。”马向明以拥有两家世界500强的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举例,“当企业以此为总部往外走的时候,就会对人才吸引、对公共服务有更高的需求。”

因此,马向明认为,佛山要迈入真正的一线城市发展时代,就要将建设的重点转到如何服务好企业,以佛山总部,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进行生产经营。“这就需要佛山拥有更好的现代服务功能,有好的公共服务、文化功能。从一个生产基地制造业为主转向一个多样化、功能齐备的城市格局。

不仅如此,交通互联与门户功能对于新一线城市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包括机场、铁路枢纽、港口,当然一座城市不可能什么都有,那就要通过交通互联,跟周边的城市要有密切的联系。这就是佛山跟广州的联系,还有香港与深圳等城市的联动。

在马向明看来,目前佛山已经开始有发展企业总部的良好态势,“佛山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了,包括美的、碧桂园,海天,在新一线城市发展格局下,下一步还会更多。”


广佛发展重心同步向南

广州南+三龙湾是个历史发展机遇


晋升新一线城市的同时,佛山还处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背景下,在马向明看来,目前是广佛两地“重回到一种分工合作最密切的阶段”。

“我们叫做白鹅潭时代时,广佛的合作是分工合作是很很密切的。后来在工业化时期,广州发展重心开始往东走,到了现在可以看到,广州往南发展的步伐在加强,南沙是唯一的副中心,这几年广州城市格局明显往南移。”马向明认为,广州重心南移的表现在于很多重要场馆、重点设施与三旧改造项目都在“小蛮腰”以南,“佛山目前的发展重心也在向南,历史上两座城市的重心第一次有了横向同步的对接。

在马向明看来,这个横向的对接不同于以往的以道路和轨道等交通要素的对接,目前广佛的联动是以平台对接,“三龙湾与广州南站,两个平台的对接。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平台对接,这个对接产生的效果不再是单个的项目,而是一种裂变,形成真正的广佛超级都市圈。”

马向明认为,借助三龙湾+广州南这两个平台的对接,广佛形成了一个“井字形”的广佛超级都市圈的核心结构,“对佛山来说,这次是抓住了广州往南、两个城市以平台深度合作的机遇!”


采写:南都记者路漫漫

摄影:郑仲

编辑:何惠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晋升新一线城市,佛山开启新征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