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广州市委员会建议:用“编制周转池”解决编外教师问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0-06-05 15:43

广州两会LOGO.jpg


南都讯 记者叶斯茗 实习生梁佳璐 如何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编外教师问题?近日,民进广州市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建议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并向教育倾斜,统筹考虑、科学建立教师编制补充机制,多渠道逐步解决广州市教育教师总量缺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培育提升广州教育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系统事业编制数量

多年来没有增加

据了解,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编人员51986人,其中小学33595人,初中18391;公办学校编外教师9130人,其中小学7596人、初中1534人。编外教师占比高达14.9%,其中小学18.4%,初中7.7%。

提案指出大量外编教师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编制数多年未增。2013年中央编办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地方事业编制总额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由省级政府负责实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对教师需求持续增加。

作为人口流入地,并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广州义务教育适龄人口逐年递增。为增加教育供给,近三年广州将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160多所。据初步测算,这些学校全部建成转运后,将增加约16万个公办学位,根据机构编制配备标准需相应增加11000个教职员编制。

编外教师待遇低

难吸引优秀教师

目前,广州各区编外教师的招聘方式、招聘条件、经费渠道、薪资保障水平均不相同。在名称和招聘方式上,有市教育局通过人才市场组织考试招聘的合同制教师,各区教育局组织考试招聘的编外聘用制教师、劳动合同制教师、临聘教师,学校自行招聘的编外合同制教师、代课教师等。

在薪资保障上,编外教师薪酬多实行经费包干制,福利待遇与在编教师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编外合同制教师人均收入约为13万元/年,但越秀区仅为6.12万元/年,荔湾区6.6万元/年;临聘教师收入更低,人均只有5万元/年。

据介绍,深圳市、东莞市教师薪酬均超过25万/年,东莞市招聘编外教师薪酬最高达23万/年。而广州市2019年编外教师招聘中,最高的黄埔区人均拨款标准不低于17.5万/年,增城区为14万/年,从化区教师仅有6万/年,难以和深圳、东莞等地竞争。提案指出,由于广州编外教师待遇低、无编制,职业吸引力不足、流动性强,易造成编外教师教学能力良莠不齐,整体教学水平与在编教师差距较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借鉴“编制周转池”

保障教育用编需求

为此,提案建议广州从多渠道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编外教师问题。一是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并向教育倾斜。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科学建立教师编制补充机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通过事业单位改革、机构整合撤并、实行备案管理等方式收回空余编制。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认为,或可借鉴安徽省“编制周转池”制度,建立广州的“编制周转池”,通过跨行业跨层级调剂、周转使用等方式向教师队伍倾斜,优先保障教育用编需求,并在市级层面向省建议建立全省一盘棋的“周转池”。

此外,建议广州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调整力度,原则上在全市层面每2年调整一次,各区根据生源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提案还建议拓宽教师补充渠道,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充新增教学辅助和工勤人员, 腾出编制用于补充专任教师;二是建立区级中小学临时周转编制专户, 统筹解决超编或满编学校补充专任教师问题。

在编外教师管理方面,提案建议借鉴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等地“备案教师制度”做法,在编制暂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由各校按照“必要”“精简”原则申报教师需求计划,区教育区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展聘任制教师招录、调配、管理和考核。由各区财政统一核拨经费,逐步提升聘任制教师待遇水平,保障其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编辑:邹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