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联络多年的“儿子”竟是小自己几岁的陌生人!亲儿子失踪多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06-05 15:02

“我想不通,这个人6年来一直没与我们断过联系。”近日,广州朱女士向南都记者报料称,一男子冒充其失踪的弟弟,与其家人联系了六年之久。直到几天前,朱女士辗转找到该男子,才确认其不是弟弟。为何冒用失踪男孩身份?该男子告诉南都记者,是为了安慰孩子失踪的一家人。

朱女士介绍,弟弟名叫朱孝怡,于2014年5月在广州番禺离家出走后失去踪迹,失踪时才16岁。“弟弟很聪明,比较独立,自己也有才艺,会弹吉他。他是个比较阳光开朗的男孩,‘暖男’说的就是他。”朱女士说道,“我们仍没有放弃找到他。”

离家出走

2014年5月初,正在上班的朱女士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得知弟弟拿了父亲的钱包,乘机跑出家门,甩掉追他的父亲,不见踪影。“我们那时候住在6楼,他跑下楼的时候好像滑了一下,然后还是走了。”朱女士说。

弟弟的离家出走好似早有预兆,朱女士回忆,2014年3月左右,原本在老家湖南读中专的弟弟出事了,受到打击后,弟弟变得消沉,整日喝酒、失眠,甚至精神状态也出现问题,“出现幻听、有些暴躁偏执。”

朱女士介绍,当时她与父母在广州打工,听闻弟弟的情况后,立即将其接到广州进行了一两个月的精神治疗。治疗渐有成效,弟弟的情况开始好转,偶尔可以单独外出,与人聊天时也思路清晰。

此次治疗花费了家中数万元,朱女士认为这笔不小的治疗费用可能是弟弟离家的诱因,“他觉得花了我们很多钱,觉得我们没有钱了,还觉得他是个负担。一直以来,弟弟的性格都比较倔,他在走之前还说可以去打工赚钱,也能活出个人样,不会让别人看不起他。”

在朱女士眼中,弟弟一直是个懂事又能吃苦的男孩,读书时就做过暑假工,小小年纪就会随父亲上工地帮一天的忙,还曾有过当兵的梦想。

然而,这样懂事的弟弟却在病情好转不久后失踪了,朱女士回忆着弟弟离家前的蛛丝马迹,“失踪前几天,弟弟都一直在说他想去见一个人,见了这个人就什么都好了。”她告诉南都记者,多年来,她始终未找到弟弟口中那个人的踪迹,也正是这句话让她一直怀疑弟弟可能是进了传销。

弟弟失踪时未带手机与身份证,失踪当天,朱女士一家人就立即报警了,随后得知弟弟离家后曾在一家旅行社买了前往三亚的机票,但并未登机。在旅行社的监控画面中,朱女士最后一次发现弟弟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200605140511.jpg

朱孝怡。

传来音讯

海南三亚,广东广州、东莞、深圳,朱女士前往多地打听弟弟的线索,却均无功而返。

2014年7月左右,登在报纸上的寻人启事让朱女士一家再次听到关于弟弟的消息。朱女士告诉南都记者,那时,有人自称看见报纸上的寻人启事后找到她。最初,此人通过短信与她联系,时隔太久,她已记不清短信的内容,印象里就是一些“奇怪的短信”。

可疑的短信引起朱女士一家人的注意,父母也通过短信显示的电话号码与此人取得联系。朱女士回忆,2014年的中秋节,此人第一次直接在短信中称呼母亲为“妈”,并称自己很好,不要去找他,“我妈还很高兴,以为找到弟弟了。”

此后,此人一直以弟弟与儿子的身份与朱女士一家人保持联系。随着联系变得频繁,更多蹊跷之处让朱女士起疑,她介绍,“弟弟”从不与家里人通语音电话,换成微信联系后也始终拒接家人们的视频通话,还常常删除又添加家人的微信好友。仅有几次被接通的电话中,也无人说话回应。每当被问起何时回家,“弟弟”就开始拖延。

然而,在交流中,此人却又似乎对弟弟的爱好颇为熟悉,甚至也能与其他亲友聊聊家常,“他说他结婚生孩子了,认了个干妈,还让我们不要找他。”朱女士回忆,最巧合的是,此人曾称给儿子取了一个名字,名字却与弟弟的小名发音相似。

在朱女士向南都记者提供了此人和父亲的微信聊天截图。聊天记录显示,直到4月末,两人依旧在联系,话题是家里正在装修的房子。父亲在聊天中拍下了新窗帘的照片,问“儿子”好不好看。

朱女士告诉南都记者,此人加入了亲戚间的微信群,偶尔还在群里发发红包。虽说家里人也曾为其充过话费,发过红包,可几年间的总数额不足千元。

这种文字交流一直延续了近六年,朱女士对此人的身份始终存疑,也曾多次试探,但又担心因此失去弟弟的线索,“我们也不敢确认就是弟弟,但是我觉得肯定与弟弟有点关系,不然他不会像这样,以家人的身份和我们联系五六年。”

对朱女士的父母而言,这些消息却也是一种宽慰,“爸妈觉得弟弟那么多年没回来,但是有个消息一直在联系,也比较安心。这也是我父母的一个信念。”朱女士说道。

线索中断

与此人联系的近6年间,朱女士与父母也一直未曾放弃寻找弟弟的其他线索。疫情期间,各地严防严控,出行都要出示证明,朱女士想,也许有机会查找到弟弟的行踪。

朱女士告诉南都记者,今年5月末,在警方的帮助下,她得知联系家人六年的“弟弟”在广州花都,并前往其单位寻人。在推延多年的见面后,朱女士终于确认,该男子并非弟弟,而是冒充弟弟身份的陌生人,只比父母小几岁。

弟弟的线索就此中断,朱女士心中的困惑越来越深:冒充弟弟目的为何?是否与弟弟相识?弟弟究竟在哪?

南都记者在广州花都找到冒充朱女士弟弟的李义(化名),其承认自己的确冒充了朱孝怡。谈及冒充的目的,他称,并不认识失踪的朱孝怡。多年前,偶然看到报纸上寻找朱孝怡的寻人启事,为了安慰孩子失踪的一家人,其便以朱孝怡的身份联系了朱女士一家人。中途,他也曾想过说出真相,却又不忍心,“说出来的话,他们也伤心,不说也伤心。”

“一开始和他姐姐联系,就说让她不要太急,你弟弟没什么事。”李义告诉南都记者,他与朱孝怡的父亲交流较多,“他总问我下班没有,工作辛不辛苦之类的。”那个让朱女士觉得巧合的名字,也是他随意编造的。

为什么又告诉朱女士一家人不要再寻找弟弟?“因为我觉得找了几个月,也不知道找不找得到。”李义说:“孩子找不到是痛苦的,如果找到的话,早就找到了,都过去了这么久。”

李义称,与朱女士一家人确偶有金钱往来,但数额不大。每次被问及回家的时间,他就许诺“明年”以拖延时间,因为见面就会被发现不是朱孝怡本人。总是删掉对方的微信,则是因为手机太卡,“现在我觉得对他们很愧疚,对不起她的爸妈。”

对于冒用弟弟身份是“为了安慰家人”的解释,朱女士表示,2015年左右,她就曾告诉对方,如果他不是弟弟,就不要冒充弟弟联系家人,但对方仍未中断与父母的联系,“我说如果你不是我弟,就不要以这种方式和我家联系,你不是在帮我们,是在阻止我们再找弟弟。”

“我父母很绝望,觉得可能有生之年都再也见不到弟弟了。”朱女士表示,现在最大心愿仍是找回弟弟,“希望如果有人看到弟弟,那怕是在流浪的他,或者在外面好好的他,只希望他能回来。”

“六年了,父母也等老了,妈妈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医生也说思虑过重可能会中风,但我们仍然没有放弃找他。那怕在与那个微信联系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放弃过要找到他。”朱女士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小N监控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