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水质明显好转,今年前5月,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达Ⅳ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0-06-05 17:40

确保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到Ⅴ类水目标,是今年东莞治水的重点工作之一。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在会议大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2019年度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南都记者获悉,今年1-5月,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为Ⅳ类,跟去年同期(劣Ⅴ类)相比,水质明显好转。此外,运河樟村断面水质达Ⅳ类,茅洲河共和村断面水质达Ⅴ类,均实现消除劣V类的考核目标。

 去年7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总体改善

在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耀辉发布了《2019年度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据了解,2019年,全市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东江南支流和中堂水道)平均水质类别为Ⅱ类,属优,主要超标项目是溶解氧。与2018年同期对比,平均水质类别由Ⅲ类好转至Ⅱ类,水质达标率上升4.1个百分点。

WechatIMG24.jpeg

《公报》显示,2019年,全市7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总体改善;81个市考断面中,90%的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同比实现好转。

东莞的7个国考、省考地表水监测断面分别是:东江北干流-石龙北河、东江南支流-石龙南河、东江南支流-沙田泗盛、淡水河-角尾村、东莞运河-樟村、石马河-旗岭和茅洲河-共和村。

2019年,东莞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者优于Ⅲ类)为28.6%(石龙南河、石龙北河水质为Ⅱ类);地表水Ⅳ类水体比例为28.6%(沙田泗盛、角尾村水质为Ⅳ类);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为42.9%(旗岭、樟村、共和村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和总磷。

与2018年对比,旗岭、共和村、石龙南河、石龙北河断面水质好转,沙田泗盛、角尾村断面水质平稳,樟村断面水质恶化。

此外,2019年,全市纳入常规监测的13个主要水库中,簕竹排、黄牛埔、契爷石、官井头水库水质为Ⅲ类,水濂山、莲花山、五点梅水库水质为Ⅳ类,横岗、白坑、松山湖水库水质为Ⅴ类,同沙、芦花坑、马尾水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

与2018年对比,优良水库比例和劣Ⅴ类水库比例均持平;其中:莲花山、簕竹排、五点梅水库水质有所好转,同沙、水濂山、横岗水库水质有所变差,其余7个水库水质类别不变。

 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由劣Ⅴ类转至Ⅳ类

今年的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坚决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四个国考断面稳定达标。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陈树仰透露,今年1-5月,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类别为Ⅳ类,氨氮浓度为0.79mg/L、总磷浓度为0.23mg/L;对比去年同期(劣Ⅴ类),水质明显好转,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3.1%,氨氮下降84.5%、总磷下降70.8%。

WechatIMG26.jpeg

此外,泗盛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目标,樟村断面水质达Ⅳ类,共和村断面水质达Ⅴ类,均实现消除劣V类的考核目标。

确保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到Ⅴ类水目标,是今年东莞治水的重点工作之一。陈树仰表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东莞将加快污水系统封闭,进一步查缺不漏,继续对错混接、漏接管网进行改造;加快推进系统截流井和沿河收水口溯源整治和封闭,整改出现溢流现象的收水口、检查井、敞开式管网,形成封闭独立的污水管网系统,减少雨水进入管网导致污水溢流的情况发生,提升污水厂的进水浓度。

另一方面,将加快完成暗渠、暗涵排污口源头整治。结合暗渠(涵)摸查成果,上溯至具体地块或排水户,全面完成暗渠、暗涵排污口源头整治工作。深化已整治排污口的整改,对已完成整治的排污口,分小流域进行全面复查复核,确保整治彻底,整改到位。

此外,深化雨污分流工作。全面完成源头雨污分流工作,全面推进工厂、公共建筑、新住宅小区等重点排水户的雨污分流和效果复核工作;推动已实施雨污分流地块效果验收和整改,对已完工的雨污分流地块,要逐块进行效果验收,掌握地块排水户、用水量、雨污分流工程实施、污水接驳、通水效果等基本情况,经复核未完成或未通过效果验收的雨污分流地块,督促实施单位落实整改,确保雨污分流工程效果。

同时,强化管网、污水厂运维管理。建立常态化应急机制,针对管网破损、溢流,污水处理厂进水异常、断电等突发情况形成应急机制,如管网出现溢流、破损等情况,管网运维责任主体应在当天内响应,2天内提出整治方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修复;进一步规范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加强对污水厂及在线监控设备的常态化抽查和监管。

 已累计建成管网超过6300公里

截污管网建设对推进治水至关重要。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市已累计建成管网超过6300公里,为治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2019年全市新建成截污次支管网1572公里、建设长度为历年之最;2020年,计划新增截污次支管网不少于1000公里,截止目前已建成643公里。

此外,东莞还扎实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治污能力。2019年以来,共推进10家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建成后,东莞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达376万吨/日,目前已有7家投入运营,3家正在调试;推进35家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目前全部投入运营;首批41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完成建设,处理规模约2.8万吨/日。

同时,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铺开,基本完成全市地下雨污两套管道摸排,共摸查出排水管网超2万公里,其中污水及合流管网约7000公里;推进全市建成区13313个排水单元地块污水接驳,已累计完成接驳6459个;2020年计划完成20311个重点排水户单体雨污分流改造,已累计完成14373个。

在河涌整治方面,城市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已于2019年底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了第三方评估,基本实现消除黑臭。内河涌综合整治方面,已累计完成整治258条;其中,2019年完成整治109条,2020年新增完成整治42条。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通讯员 李卓莹

编辑:刘辉龙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