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至今,东莞多个镇街接连发布学位预警通告称,近年来,由于东莞入户政策的调整,户籍人口持续增长,适龄入学户籍人口增速远远快于学位供给增速,现有公办学位不能满足全部户籍生入学需求,导致小学一年级、初一年级公办学位严重不足。统计数据显示,到2022年,东莞将新增15.68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也就是说,未来3年东莞公办中小学学位缺口至少达15.68万个。
多个镇街发布公办中小学学位预警
记者留意到,今年东莞各镇街学位预警通告发布得更早,其中塘厦镇早在1月14日就发布了2020年公办学校、幼儿园学位预警通告,只是没有公布具体缺口数据。进入4、5月,东城、南城、莞城、寮步、长安、大岭山、厚街等,多个镇街陆续发布公办中小学学位预警通告。
其中,东城街道的学位预警通告称,由于东莞入户政策的调整,东城街道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入学人口大量增加,据统计数据和摸测数据,今秋东城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缺口约900个,公办初一学位缺口约1500个。
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东城街道计划采取系列措施解决学位缺口问题。首先,将通过学校改建扩建,尽最大努力增加公办中小学学位供给;其次,将通过统筹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分配公办初中一年级学位。
根据该通告,2014年8月31日(含)前已入户东城的户籍生,直接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东城不止一所公办初中,将施行抽签派位方式入学);2014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户东城的户籍生及其他各类政策生源,将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的名额;未抽中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安排入读东城街道属民办学校,政府定额补贴;公办小学一年入学政策,将在近期招生启动时发布。不过,2020年1月1日(含)后新迁入户东城的户籍生,将全部安排入读东城街道属民办学校,政府定额补贴。
插班生入学安排方面,当剩余公办学位不足时,小学二至六年级插班生,将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入读公办小学的名额,未抽中入读公办小学的学生,将安排入读东城街道属民办学校,政府定额补贴;初中二、三年级插班学生,由于已无学位,将统一安排入读东城街道属民办学校,政府定额补贴。
学生在寮步香市小学运动,未来三年,东莞将增加15.68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
近几年新增户籍人口数量年年翻倍
南都记者了解到,由于东莞几年前入户政策调整,导致近年来入户人口猛增。数据显示,2013年,东莞户籍人口比上年增加1.91万;2016年比上年增加5.9万多个,2017年比上年增加10.3万多个,2018年比上年增加20.2万多个。因此,近两年东莞公办中小学学位数量屡屡告急。
为解决户籍人口猛增与公办学位缺乏这一矛盾,今年3月11日,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暨品质交通与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新闻发布会上,市教育局透露,根据市政府印发的《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千日攻坚行动将推动新建改扩建227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3.99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6所,增加学位28.11万个,高中阶段学校31所,增加学位5.88万个。
根据该意见,至2022年,东莞将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26个,增加学位15.68万个(也就是说,未来3年东莞公办中小学学位缺口至少达到15.68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项目104个,增加学位12.74万个,高中阶段项目22个,增加学位2.94万个。用三年左右时间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至2025年,力争全部完成纳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办学位需求。
现象:A 为一年级一个学位 上10万元/年的幼儿园
每年的五、六月都是东莞中小学报名季,今年很多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家长们显得格外紧张和无奈。
莞城第一幼儿园是莞城一所公办幼儿园,今年小班计划招生150人,但符合条件的报名幼儿达到1133人。本周该园将进行抽签确定入学名单。中签比例已接近8:1,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虎门镇的个案,家长徐先生(化名)的孩子目前在虎门一家很不错的幼儿园中班就读,一年费用约2.4万元。但今年9月份,徐先生决定将孩子转到虎门外语学校附属幼儿园读大班,一年费用超过10万元(每学期5.3万多元),孩子每天还得自己接送。
“我想让孩子明年能在虎门外语学校读一年级,到时抽签入读的几率太低,而入读虎外附属幼儿园,就可以直升虎外小学一年级,所以即使幼儿园学费翻了几倍,我也不得不提前给孩子办转园。”
建议: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力度
本次东莞两会,致公党东莞市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幼儿入园需求的建议》的提案(市政协委员殷毓德执笔),称近年来,虽然东莞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初步缓解。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东莞学前教育仍为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幼儿园学位数与幼儿入园需求尚存在较大缺口。
据市教育局统计,截止到2019年12月,东莞现有幼儿园总数为1171所,幼儿在园数为近36.5万人。另据市公安局统计,近三年来东莞新增户籍幼儿总数为423003人,这里还不包括大量非莞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需求。
该提案称,当前,东莞幼儿园建设存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前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对滞后、幼儿教师待遇不高、条件好的民办幼儿园收费高,难以惠及普通家庭,以及发展不平衡(城乡间、公民办间)等问题。提案建议,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提供政策保障,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园区将生均经费拨款范围逐步延伸至经教育部门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社会力量及民间资本举办普惠民办幼儿园的积极性。
其次,要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力度。强化政府主导,依法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建议利用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改建幼儿园。探索公办、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合作办园,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适龄幼儿平稳入园的需求。
B 普高扩招6902人 八成为民办普高学位
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报名在东莞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人数为58057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5322人,比去年招生计划增加6902人。今年,东莞共有44所公民办普高参与招生,比去年增加6所。其中公办普高25所,民办普高19所。
根据全市今年普高招生计划,公办普高计划招生19900人,比去年扩招1378人;民办普高计划招生15422人,扩招5524人,民办普高扩招人数,占全市普高扩招总人数(6902人)的80%。记者了解到,新建的民办普高一年学杂费近5万元,是公办普高的很多倍。对很多家长来说,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对这种现象,东莞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协委员认为,目前东莞新增的公办普高学位,基本是在原来学校的基础上,拓展出来的空间,新增学位数量有限。
该政协委员称,新建公办普高,面临土地审批、资金来源、报建施工流程、师资配备等诸多因素制约。民办学校是民间资本投资的,资本追逐利益,在普高学位紧缺的情况下,自然会新增很多民办普高。
建议:“特事特办”大力支持公办普高项目
该政协委员建议,东莞应继续加大新建、扩建公办普高学校建设,增加公办普高学位解决入学难题。“政府要在财政上加大投入,新建、扩建公办普高;或者以补贴等方式,与民校合作,降低民办普高收费,为家长减负。”
同时,应利用城市更新、土地出让先期设定条件,给公办普高教育用地以足够的保障;针对新建、扩建公办普高项目,应“特事特办”,在经费审批、立项流程、规划和施工报建等方面都要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加速推进公办普高项目建设。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通讯员 东教宣
编辑:刘辉龙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进入“两会时间” ,南都记者为你解读东莞当前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