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经联社选择万科一起改造里村,这一步棋下得非常好”,71岁的里村村民施标群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
近日,南都记者先后走访里村、里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发现村企关系非常融洽,村民对“新里村“建设非常期待。作为江门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首批项目,里村旧村改造项目被寄予厚望,不仅将对整个双龙片区未来发展起到示范作用,更有望助力打造蓬江“新核”。
万科金域国际效果图
里村历史悠久,人丁兴旺,乃风水宝地。
里村建村于明初,至今已有数百多年。据《新会县志》和里村《施氏家谱》记载,施氏始祖施彚原是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牛田村人,其子施庆(二世祖)登大宋进士,职受广东冈州(新会)知州,以官为家。元末,施氏择居新会县城东十庙村。明朝期间,六世祖豫孫迁居现今之里村。此后,施氏、梁氏、王氏等家族在此繁衍生息数百年。
明朝大儒时任翰林院检讨陈献章(白沙先生)为施氏家谱所作序言。
里村人杰地灵,继施庆后,有官至南京太平知县的陈白沙弟子施用,广西浔州府训导王府教授的施应岳,官至广西宜山知县的施鉴,举人施南以及民国著名报人、进步人士施见三等。
“我们里村风水相当的好,人丁兴旺,出过不少名人”,村民施标群谈起里村频频竖起大拇指。里村村西北有凤山,村后有后山,南有里村河(汴溪)环绕,背山向水,村内还种有几棵高大雄伟的木棉花树及几棵四季常青大榕树,环境优美,非常宜居。(资料来自: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里村格局示意图(来源: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城市快速发展,村民生活急需改善,里村改造迫在眉睫
里村地处江门市中心城区。近年来,江门中心城区发展迅速,大量现代化小区、全新学校拔地而起,汇悦城、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先后落成开业,城市中心开始北移,北新区(迎宾大道以北、北环路以南、西江西、胜利路以东范围)成为江门市CBD。
蓬江区夜景
然而,里村却没有跟上城市高速发展的脚步。里村包括泮海里,塘淳里,泮南里,祠前里,西头里,中胜里,上、下外村,大湾里,汴溪里等,现存建筑约1399座,其中明清和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传统建筑约三百多座。
里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党支部书记施景麟介绍,里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村内常住人口2700多人,流动人口高峰时有7000多人,曾经是江门市加快推进市区城中村改造的试点。
78岁的施兆芬一辈子都生活在里村,他表示,以前蓬江区(旧称郊区)的中心是象溪一带(地王广场附近),北新区这边都是水田和荒地,村与村之间都是黄泥路连接,每条村的小市场便是当时仅有的“商业”。
里村航拍图(来源: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几十年过去了,周边的篁庄、耙冲、新昌等村都早已焕然一新,新房单价都已经涨到12000至14000元间,里村的项目只有泮海蓝湾,单价约12000元。里村的大部分地方还是老样子,旧房子、旧市场、旧的街头巷尾。
走访过程中,多位村民还表示,曾经有段时间里村环境“脏乱差”,后经城中村改造好了些,但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住在村里。村民施标群直言,“谁会想住在环境差的地方呢”,前些年他也随子女搬到了附近的现代化小区。
对于村民们对里村改造的期盼,书记施景麟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位村里的老人找到他,希望里村能尽快发展起来,不要能在这样下去。
里村巷子
万科进驻,强强联合,让改造按下“快进键”
2018年,万科与里村签订旧村改造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里村旧改项目。项目名为万科金域国际。万科的加入,让里村改造按下快进键。
万科是国内领先的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坚持“为普通人盖好房子,盖有人用的房子”。万科曾成功打造广州永庆坊、福州烟台山、深圳南头古城等旧城改造代表作,这让里村经联社和村民对“新里村”充满信心和期待。
广州永庆坊改造前后对比图
按照万科金域国际项目规划,项目将分5期开发,项目总占地17.54万㎡,总建筑面积约60万㎡。它将在里村打造四区两轴的生活场景,四区分别为社区居住空间、城市剧场空间,城市商业空间和城市公园空间,两轴为社区居住空间内部规划的归家礼仪中轴和生活功能轴线。
万科金域国际项目示意图
里村是目前江门市城中心唯一有着几百年历史延续的完整古村,其建村智慧、风水选址、历史元素、村落肌理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变化见证了江门的历史发展过程,保留着大量的社会记忆。
其中,施氏祖祠是现在环市街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古建筑,对研究古建筑及施氏家族历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000年被定位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施氏族谱》记载:施氏祖祠建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是奉祀施氏在里村的开村太祖而修。该祠曾多次维修,1996年由里村乡亲捐钱再次维修。
施氏祖祠
里村保存着完整的明清传统村落格局和建筑肌理,保存了一定规模的传统建筑。民居建筑的装饰如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壁画等,栩栩如生,展示了本土的建筑工艺水平。现存三百余座三间两廊布局的明清风格的传统民居是里村的珍贵遗产。
里村民居建筑装饰运用灰塑技艺(来源: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里村改造将保留村内建于清代乾隆元年的施氏祖祠(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及周边明清风格的传统建筑(约22亩)将被保留下来,未来将活化成为“文脉古街”,让里村人和新里村人都能感受到里村数百年来的记忆与情感。
村民施标群说,里村大道旁一棵大榕树是村里的风水树,已有上百年历史。按照万科金域国际的规划,将围绕古树打造一个集互动、休憩、展示等多功能体验场所,未来以“商业街区+建筑体量布局+古树广场+行列式”相结合的规划,打造建筑群落式、地域社区性文化场所。
万科金域国际古树广场效果图
5月下旬,万科再以4.28亿拿下里村大湾里“旧改”商住地,将改造成高端商住小区,万科与里村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里村三旧改造示意图
这些年,有不少里村人离开了里村。他们有的因不适旧里村的环境,有的为支持新里村的建设,但他们对里村“家”的思念似乎从未消减。
32岁的村民施卫文与父母、妻儿于2017年从里村塘淳里137号旧房搬进了洋房。住了27年的旧房和老祖屋被划入里村旧改项目范围内,原址将建起一栋栋崭新的楼房。他希望有一天能住回去,因为他觉得这样才算“回家”。
“政府、村、民、企”共建美好“新里村”,打造“三好大城,五好家庭”和谐社区
一座旧村的改造,离不开政府、村集体、村民、开发商四方共同努力,大家都是旧村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里村亦是如此。
万科进驻里村以来,积极与里村经联社、村民代表沟通,吸收众人的意见,贡献自身旧城改造与城市文化复兴的能力,决心打造一座含有历史文化底蕴、家庭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现代化三好大城。
2019年重阳节,万科赞助里村开展敬老活动。
万科向来注重营造 “和睦邻里” 的社区氛围,每年都会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朴里节”。作为全国范围的社区公益活动,“万科朴里节”是联动社区居民、营造健康和谐社区氛围的重要载体,社区业主将共同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表演、互动游戏,提升邻里之间、家庭之间、社区之间的友好关系。
万科“朴里节”办百家宴
为打造“融”合社区,让每位村民都能有称心满意的新家,万科优先开展了预体验样板房,让村民提前参观提建议,共同创新,把未来的新家打造成每个人想要的样子。或许,这便是万科所说,“金域国际项目的未来,将成为江门万科与里村合作的彼此成就。”
预体验样板房的预约报名
“感谢里村经联社和万科改造里村”,村民施标群说,许多村民都离开了里村,大家都希望里村尽快发展,让他们能在“新里村”再度聚首,“待里村改造后,我一定搬回来,落叶归根。”
万科9.9元三年购房置业计划开启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20000元购房优惠券
编辑:罗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