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顺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上,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向党代会做报告。报告指出,村级工业园改造已全面进入改建并举的新阶段,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连片现代产业集聚区和主题产业园,用好千辛万苦改造出来的连片发展空间,绘就新时代产业版图。将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总攻战;启动建设两大现代连片产业集聚区以及坚持“四定”,规划建设十大超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
十大超千亩现代化主题产业园
总面积超3万亩
报告指出,各镇街今年分别启动建设一个超千亩的现代化主题产业园,包括:顺德(大良)电子信息产业园(1298亩)、顺德(容桂)人工智能和芯片产业园(6646亩)、顺德(伦教)智能装备及智慧家居产业园(3785亩)、顺德(勒流)智慧家居产业园(1328亩)、顺德(陈村)智能装备产业园(3961亩)、顺德(北滘)机器人小镇产业园(5685亩)、顺德(乐从)生物医药产业园(1880亩)、顺德(龙江)数字装备产业园(2618亩)、顺德(杏坛)新材料和智慧家居产业园(3400亩)、顺德(均安)电子通信装备产业园(1602亩)。
据介绍,这10个园区总面积超3万亩,是大湾区极其宝贵的发展新空间,要按照“一镇一主题”思路规划好、建设好、经营好,全力打造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新载体。
未来3年区镇两级投入扶持资金超40亿元
报告指出,在主题产业园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四定”。
第一,定园区规划建设标准。面向未来、连片开发、集约利用,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按照安全、环保、生态、健康、智慧等要求,明确现代产业园区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信息化等各项指标,确保建筑风格、厂房高度与城乡景观的有机协调。
第二,定产业主题方向。每个园区都要坚守特色、错位发展,在发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重点瞄准机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专业队伍面向全球开展招商,争取引进具有影响力的大项目,推动产业格局重塑。
第三,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紧密切合主题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严把项目入园关,细化购地工业项目的纳税强度、投资强度等,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和单位产出,推动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工业园转型升级样板。
第四,定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根据每个主题园的特点,“一园一策”精准扶持,发挥“土地空间+产业政策”叠加优势,未来3年区镇两级投入扶持资金超40亿元,从土地整理、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和经济贡献增量等方面给予补助或奖励,全力支持园区建设。
据了解,各镇(街道)将按照“一镇一品”或“一镇精品”的原则,按以下产业定位明确各园区的重点发展或引入的产业方向。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5G设备、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产业、汽车配件产业,打造顺德智造创新服务中心;重点发展高端商贸、金融、科技服务、文创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顺德新城城市CBD。
重点发展芯片、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制造业和金融、科技服务、高端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基地、上市企业总部聚集区、企业品牌总部基地。
重点发展互联网家电、智能装备及其上下游配套等产业。培育高端智能机械装备、智能家居制造业、互联网家电、5G、物联网开发与应用等创新产业链,打造互联网家电及智能装备集聚区。
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家居五金、环保装备、光电照明、装备制造和交通机械产业,引入智能制造服务、电子商务、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重点建设环保产业基地、小家电产业基地和五金产业创业基地。
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结合TOD片区开发,对接广深港资源,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商务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总部集群;培育以花卉产业为特色,向电商、会展、文创、旅游等延伸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重点发展机器人及配套产业、智能家用电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制造业和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智能制造和智慧家电示范区。
发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等产业;重点发展提升钢铁、塑料、家具三大专业市场。
重点发展数字化装备、现代家具设计、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塑料建材、LED等产业;促进塑料建材产业向泛家居建材产业发展;建设龙江家具产业总部基地,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
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家居、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配件等产业以及军民融合产业,提升发展塑料专业市场,培育智能家居创新创业产业链,依托顺德新港发展临港加工和物流产业,发展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智能照明、汽车配件、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牛仔服装、电子商务和休闲旅游业。
采写:路漫漫
摄影:郑仲
编辑:何惠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实验区建设“两年考” “顺德样板”进展如何?
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顺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