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0年第2号)》(下简称《通告》)。根据《通告》,第一季度各种投申诉情况大幅下降,其中骚扰电话投诉、垃圾短信投诉环比下降约四成。不过小米、国美、迪信通、蜗牛等虚拟运营商再次“上榜”用户申诉企业名单。《通告》称这些虚拟运营商存在用户停机争议和手机流量费用争议等问题。其中,小米涉及的是手机流量费用问题,国美、迪信通和蜗牛则主要是用户停机争议。
同时,工信部公示24家存在因接入未备案网站、违反实名制规定、违反码号使用规范、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通报涉及电信网络诈骗问题突出企业16家,督促相关企业切实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落实。
南都记者获悉,《通告》从电信用户投申诉情况、电信服务监管情况、经营及消费提示等三个方面,对2020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情况进行了通告。
《通告》称,一季度,工信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受理电信用户申诉36454件,环比下降26.7%。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受理中心)受理用户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100028件,环比下降39.9%;受理用户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58268件,环比下降43.4%。其中中国移动收到的投诉最多为18690人次,而中国电信最少合计5527人次。
一季度,12321受理中心接到不良手机应用有效投诉43191件次,环比下降5.25%。通过行业自律,12321受理中心联合应用商店、安全检测厂商对其中存在问题的51款不良手机应用进行了下架处理。12321受理中心共接到诈骗电话及短信举报8732件次,环比下降56.3%。
电信服务监管方面,一季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携号转网服务中出现问题的电信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件次、责令整改通知32件次、进行通报批评50件次、约谈提醒72件次。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