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 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作为与环江县结对帮扶3年多的福田区,如何有效助力毛南族脱贫不返贫?在新起点上谋划新生活?6月5日-6日,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率区相关部门和辖区企业负责人一行赴环江县考察对口扶贫协作工作,谋划援建卫生中心、捐赠智能教育设备、签订1200万消费扶贫协议等新一轮扶贫协作重点项目。
福田-环江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议。
提供国内专家远程医疗服务,援建县公共卫生中心
美好新生活,首先“新”在民生服务。面对毛南族乡亲们对民生需求的新期待,福田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同等于福田群众的民生服务。
“远程疑难病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门诊、远程检验质控和远程医学教育”,这是来自福田的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与环江签署远程医疗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根据协议,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将与环江县人民医院、环江县妇幼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合作,让环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专家诊疗服务。
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在联席会议上讲话。
未来,福田还将投资援建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的环江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全面提高当地医疗、保健、康复服务水平,解决环江缺医少药和农民“看病难”问题。
医疗领域的新变化,也发生在教育领域。“有了这套智能教育设备,今后我们环江的孩子们,和深圳孩子一样,都能用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在环江县下南中学支教的福田北环中学教师谢清良感慨道。此次考察,福田向环江捐赠了一批智能教育设备,今后福田的优质课程资源将通过这套设备陆续注入环江,为山里孩子请来名师授课。
引导企业入驻,签订1200万消费扶贫协议
“环江在供给侧加大厂房、土地整备力度,福田在需求端发力,引导企业开展产业帮扶,同步加强消费市场培育”,黄伟表示,福田与环江正在将各自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毛南族的发展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位于河池·环江工业园区内的华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福田产业帮扶环江的缩影。去年12月,伴随着公司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首台带有“河池造”标签的智能手机,在河池·环江工业园区下线。今年,公司的智能终端产品将达到2000万台,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接下来,福田将积极引导企业进驻园区,助力环江实现高质量发展。
福田区与环江人民医院、县妇保院签署远程医疗健康帮扶协议。
打造产业引擎,既需要“企业引入”,也要有“产品导出”。环江县物产丰饶,香猪、香鸭、香米、香柚、香菇、茶油、百香果、桑蚕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此次考察,福田组织4家农业、电商企业与环江县签订1200万元的消费扶贫协议,通过现代物流体系,帮助环江产品顺利“走出大山”,走上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
政企合作推广毛南族文化特色,爱心企业捐助千万帮扶
初夏六月,雨后的环江县下南乡南昌屯空气清新。作为毛南族的发祥地,南昌屯保留了近500年传统建筑风格,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块块碧绿的稻田、溪流河谷与特色建筑、周围的山势相互呼应。
如何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怎样提升毛南族的文化影响力?为此,福田将引入辖区资源,联合环保类、建筑设计类爱心企业,在南昌屯建设一批现代化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聘请国际一流建筑设计团队,研究打造一批特色旅游设施和文化设施,把南昌屯建成具有民族特色、弘扬毛南族文化的基地。
毛南族发祥地下南乡南昌屯。
“政府+企业”的方式一直是福田帮扶环江的鲜明特色。此次考察中,不少来自福田的爱心企业“慷慨解囊”,共捐助社会帮扶资金1000万,将全额投入到环江扶贫协作中,力求广泛凝聚政府和企业的合力,营造全面对接协作新格局,让毛南族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