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教育扩容提质、百里碧道建设、美丽田园建设、工业园区环境品质提升、农村综合治理改革、民生福祉改善……日前,《道滘镇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七大攻坚行动” 加快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攻坚方案)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力争到2021年全镇公共服务更加优质、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治理更加健全。
昨日,正在参加东莞市两会的道滘镇党委书记谢卫东接受南都专访,结合去年和今年以来道滘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七大攻坚行动”进行了重点解读。
去年成绩
水质达标率获单打冠军
谢卫东介绍,紧紧围绕建设“品质道滘”目标任务,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去年道滘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有优的良好态势,综合排名从2018年全市第13位提升至第11位,排名创历史新高,首次获评年度领导班子工作优秀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道滘镇依然为企业累计减免税额约3.69亿元,全镇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1。
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该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去年道滘镇在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评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情况考核中,均排名全市第1,获评水质达标率“单打冠军”,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排名各镇街前列。
此外,该镇还通过实施一系列硬核措施,全面增进民生福祉。该镇去年民生支出约9亿元,增长21%;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获评2018—2019年度广东省“曲艺之乡标兵单位”和广东省“民主法治村(社区)” 创建单位“单打冠军”,命案发案数下降超六成。
据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道滘镇充分发挥经济监测指挥部调度作用,以战时状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逐步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今年以来,该镇瞄准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新引进优质项目15个,协议投资13.4亿元,对接有意向落户的优质企业30家,促成4个超亿元项目落户。
谢卫东说,实施“七大攻坚行动”,是镇委、镇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和市有关工作部署,坚决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举措,彰显了道滘的决心和魄力。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在4月底出台,采取“项目责任制”,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牵头责任人和推进时间表,并且把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评内容,目的就是要把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镇人民,让在道滘工作生活的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品质交通
加快推广“智慧停车”项目
谢卫东介绍,日前道滘永庆虹桥进入全封闭施工状态,启动拆除重建工程。拆除旧桥后,道滘将在原址重建一座双向四车道桥梁,方便行人与车辆出行,确保交通安全。道滘正着力打造综合立体、内畅外联的道路网络,不断推动交通品质提升。
攻坚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心小学蔡白分校、莞惠城轨道滘站、轨道交通1号线昌平站和厚德站等区域路网规划研究,推进虹桥重建、掌洲路二三标段、五花路提升改造等路桥工程建设,打通滨江路泥涌段至水乡大道辅道断头路。
据介绍,道滘将加快推广普及“智慧停车”项目,腾置出更多停车空间,缓解市民车位不足难题。将加强对全镇停车设施的需求调查和规划布局,力争2020年底前建成立体停车库5个和平面停车场10个,到2022年新增停车位不少于3600个。
该镇还将着力优化公共交通体系,稳步推进全镇197个公交候车站点升级改造,研究在小河、大鱼沙、昌平、南阁等区域加密现有公交线路,推动常规公交准点率达到90%以上,主要客流通道公交线路高峰期平均发班间隔小于10分钟。
教育提质
全面启动中心小学蔡白分校建设
谢卫东说,道滘镇将进一步加强“未来教育”顶层设计,创新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通过优质学校、教学能手带动更多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此外,道滘全面启动中心小学蔡白分校建设,力争到2022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430个。该镇将加大力度扶持民办教育优质化发展,统筹安排公办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到民办学校挂职指导,合力推动民办教育质量内涵式提升。
百里碧道
打造水围城绕河岸公园小镇
谢卫东指出,道滘因水而名、因水而兴,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做好水文章,全力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代化水乡明珠。“针对全镇42条河涌不同特点,统筹实施慢行系统建设、亲水公园建设、断头涌贯通、临河违建清拆等重点工程,确保2020年内在北海河、赤滘口河、流涌河、沥江围排渠、掌洲河规划建设碧道不少于32.8公里,力争到2025年建成总长166公里的百里碧道,打造“水围城绕、城依水建”的河岸公园小镇。
根据攻坚方案,要在完成全镇1207个管径300mm以上排污口整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建立起雨污两套独立、清晰、完整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入河、污水入网”,彻底解决污水直排河涌问题,到2020年底,工厂企业、住宅小区、商业餐饮、出租屋等单位原则上100%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美丽田园
规划布局一批特色小型农业园
谢卫东说,道滘镇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制定美丽田园建设资金扶持政策,打造美丽田园“道滘样板”。聚焦田园景观提升,加快田间窝棚清拆、农具房规划重建、农田垃圾清理和机耕路建设,做精做优济丰农业产业园、龙洲湾都市农业观光园、绿博农业园等大型农业项目以及大罗沙采摘园、绿野农场、东华园林种植园等小型农业项目。聚焦特色田园建设,高标准打造掌洲农业公园、北岛公园三期、沉洲农业产业园以及老虎围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利用蚬塘、大彰沙、官朗洲、十字洲、马洲尾等已统筹农地规划布局一批特色小型农业园。聚焦“旅游+农业”,大力培育发展农家乐、家庭农场,打造以“农业种植、休闲观光、农耕科普、农产品采摘”为主题的精品农业旅游线路。
园区整治
大力提升镇村工业园环境品质
谢卫东指出,当前道滘产业普遍比较低端,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产业载体低端,工业园环境较差,难以吸引和承接优质项目落户。他表示,必须要树立“以工业园更新改造引领产业更新升级”的理念,通过“园区改造+环境优化”双管齐下推进镇村工业园形象升级,打造一批新型产业载体,才能加快全镇产业更新步伐。
根据工业园区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将深入开展镇村工业园区“六乱”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做好道路清扫保洁,进一步规范“三线”、户外广告等设置、规划及管理,严厉查处占道经营摆卖、机动车乱停放等行为,切实根治园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实施工业园区厂容厂貌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对简易厂房和铁皮搭建物的整治力度,高标准翻新改造一批建筑物外立面。要健全完善工业园区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收运处置机制,分时段上门收运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切实加大对偷倒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余泥渣土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治理创新
推广蔡白综合监管队伍试点经验
据介绍,去年道滘以蔡白村作为试点,率先开展基层综合监管队伍改革试点工作,以职能部门派出人员驻点的形式,整合蔡白村网格管理员、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农村组级妇女委员、环境卫生巡査员等人员,破解交叉执法的难题,实现“一员多用”。
数据显示,去年8-12月,蔡白村巡查发现上报隐患、事件3114宗,较上年同期增长42.84%,排查出重点事项隐患、事件81宗,行政罚款达到220万元,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谢卫东称,今年道滘将加快在各村推广蔡白村试点经验,优化调整片区划分及责任包干职责,创新村(园区)任务流转分派机制,同时在全镇52个网格中派驻村团队成员以及公安、消防、应急、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人员,鼓励推动村一级巡查队伍逐步承担更多专业巡查监管工作。深化完善村(园区)、企业和出租屋(“三小”场所)三方联动管理机制,推动信息互通共享,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改善民生
构建“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谢卫东介绍, 道滘镇正积极开展“民生大莞家”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弱势群体,高标准提供一批覆盖面大、受惠面广、获得感强的民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接下来,该镇将强化底线保障,逐步调高低保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救助标准,推动农(居)民医疗救助限额提高到每人每年8万元。同时,加大残疾人帮扶力度,健全残疾人医疗保障机制,积极构建居家、村、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力争道济安老院年内正式运营使用。
此外,该镇还将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完善道滘镇慈善会运行机制,构建高质量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文/图:南都记者 刘媚
编辑:刘辉龙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进入“两会时间” ,南都记者为你解读东莞当前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