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疼了26年 换了个髋关节治好了 关键在这个技术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6-12 17:38

南都讯 记者李文 通讯员彭逢美 周靖婷 近年兴起的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用武之地。日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一名左侧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成功实施“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解除患者二十余年的疼痛,助其恢复正常行走。

车祸后手术引发股骨头坏死 疼了26年

微信图片_20200612152920.png

患者术前严重变形的髋关节。通讯员供图

26年前的一场车祸,让患者邹阿姨(化名)身体经历了多处创伤,骨盆髋臼粉碎骨折、膀胱破裂,小肠破裂……那场车祸带来的除了身上刀痕累累的伤疤,还有当年手术造成的继发性严重股骨头坏死。

二十多年来,邹阿姨一直忍受着股骨头坏死带来的疼痛。多年来,她辗转多地三甲医院求医都无法治疗,疼得受不了的时候就自己打针镇痛。近两年,邹阿姨因疼痛加重而无法行走,最后经人介绍找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黄刚主任。

邹阿姨来院后经X线片及CT检查,发现左侧股骨头坏死、形态失常,已经脱离正常的位置,且很难找到真臼,左侧髋臼形态失常、部分骨质缺失。

想要彻底解决邹阿姨的问题,需要进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但邹阿姨患病二十余年,且有过失败的手术病史,手术难度系数较大,不能有任何偏差,稍有偏差,严重者可影响手术效果,留下后遗症。  

根据CT数据打印出3D模型 辅助实现人工关节置换

微信图片_20200612152926.png

打印出的髋关节模型。通讯员供图

黄刚组织科室多次讨论,并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决定依靠先进的3D打印技术,为患者进行术前规划,精准定位真臼,量身定制进行精准手术治疗方案。

黄刚首先为邹阿姨进行了CT扫描,将邹阿姨双髋关节CT扫描数据传输到3D打印机,按照1:1的比例用3D技术“打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髋关节模型。该模型将邹阿姨的坏死关节及脱位程度和其他细节完美呈现。

借助该模型,黄主任能看清邹阿姨骨骼病变的三维立体结构,除了有助于制定详细的手术预案外,还能利用模型进行术前模拟截骨、固定,提前预演整个手术过程,预见复杂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难题,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率,缩短手术时间,更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出现。

术中,黄刚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术前预演,手术过程一气呵成,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出血200ML,顺利地为邹阿姨进行了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将人工髋关节准确地安装在邹阿姨的真臼内并做了牢固的固定。术后第4天邹阿姨就已下地行走。

3D打印技术让复杂手术更精准

微信图片_20200612152930.png

患者换上了人工髋关节。通讯员供图

据黄刚介绍,采用3D打印计算机辅助手术“个性化”治疗方案,是利用CT图像、计算机三维重建、快速成型构建骨骼解剖模型和三维手术设计模拟技术,在术前能多视角观察,使骨骼解剖结构更能完整、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从而准确评估骨折、缺损等情况,了解局部解剖结构的“个性”。

这种技术能为疾病的诊断、分类、手术入路、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充分、直观的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术前规划和手术模拟,最大程度提升处理疑难复杂手术的能力,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是精准手术的准确体现。

3D打印技术的开展,为复杂关节畸形患者提供更精准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也使复杂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编辑:李文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