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都记者的数据分析,102个中央部门2019年的三公经费预算总计达到69亿元,2020年的三公经费预算数为近48亿元。
也就是说,2020年,按照党中央、国务 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102个中央部门将压减“三公经费”总计超过20亿元,相当于较2019年压缩了30%。
总计有28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总体压缩幅度超过了50%
从压缩幅度看,“三公经费”总体压缩幅度排名前五的部门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99.19%)、国家文物局(76.6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72.49%)、国家医疗保障局(66.6%)、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65.91%)。
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部门2020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比2019年减少22,312.41万元,减少99.19%。主要原因除了过紧日子外,也涉及到部门预算的调整,铁路公安预算纳入公安部预算管理。
经过这番调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用于公务接待的预算只有5000元,因公出国出境则没有一分钱财政预算。
此外,国家医保局2020年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0万元,比2019年预算减少31.01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由国管局统一保障。
总计有28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总体压缩幅度超过了50%,其中有10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总体压缩幅度超过了60%。102个中央部门里面,只有3个部门的三公经费压缩幅度小于10%,分别是: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6.67%)、国家信息中心(4.95%)和公安部。
公安部“三公”经费预算因统计口径变化而成为唯一增长部门,由去年的5390.78万元增加至22684.28万元,增幅达320.8%。公安部表示主要原因为行业公安改革。据了解,自2019年1月起,铁路公安局及其垂直管理的18个属地铁路公安局、长江航运公安局及其垂直管理的17个属地公安局和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划由公安部统一管理,上述单位预算自2020年起纳入公安部预算管理。相关经费预算也相应上升。
85%的“三公”预算用在“车”上,今年压缩10亿用车经费
今年102个中央部门在“三公”经费预算中,大部分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压减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据南都记者统计,2020年102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约为48亿元,这其中公务用车经费预算就占41亿元。2019年,公务用车经费预算为50多亿元,也就是说,仅在公务用车经费预算部分,今年就可节省近10亿元。
大部分中央部门都压减了公务用车经费预算,此外有21个部门保持去年水平,仅有4个增加了公务用车的预算。从压减幅度来看,多个部门压减幅度达到50%,有的甚至达到或接近100%。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压减公务用车经费预算的幅度达到了55.7%。据该部门报告,2019年相关预算为1.83亿元,今年则为约8089万元。该部门也在报告中说明,2020年压减相关经费预算,主要是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压减 “三公”经费支出。
此外还有三个中央部门压减幅度在50%附近,如国家外汇管理局(47.7%)、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47.6%)、应急管理部(45.1%)。11个中央部门的压减幅度在20%-40%之间,包括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森林消防局等。
75个中央部门压缩了一半以上的因公出国(境)费预算
2020年102个中央部门的因公出国(境)费预算累计达到4.3亿余元。相比2019年的11.7亿余元,2020年减少了7.4亿余元,降幅达63.4%。
因公出国(境)费是“三公”经费中的一项,大体上反映的是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
在具体的降低额度上,降幅在1000万元以上的共25个中央部门。
降幅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国家体育总局(7136.04万元)、外交部 (5464.11万元)、税务系统(3304.23万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722.24万元)、农业农村部(2656.48万元)。
从压缩幅度看,有75个中央部门压缩了一半以上的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占比超7成。其中,压缩幅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10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83.10%)、农业农村部(74.40%)、林业和草原局(73.21%)、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67.82%)。
国家体育总局因公出国(境)费直降7000万元
不同部门缩减预算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例如,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未设因公出国(境)费,但其去年在这项上的预算也仅有58.88万元,本身就属于非常低的水平。
抛开该机构看,压缩幅度最大的人社部称,“主要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因公出国(境)任务、公务用车费用和公务接待费用支出。”
农业部则称,“主要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根据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各项支出。”
对于降幅最大的国家体育总局来说,因公出国(境)费主要用于运动员出访参加国际比赛及适应性训练支出(不含因公临时出国执行奥运备战任务),进行体育友好交流,参与国际体育实务及体育援助等。
除了落实紧日子等要求外,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受疫情影响不再开展的外事出访活动也被取消。因此,其降幅高达7000余万元。外交部该项经费的大幅下降也与之相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力压减因公出国(境)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则未安排这项预算。据了解,相关文件规定,其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经费实行区别管理,不再纳入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44个部门“公务接待费”下降幅度在50%以上
在“三公”经费中,102个中央部门2020年的“公务接待费”预算数为25855.1万元,而2019年这一数据为71284.49万元,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数比去年减少45429.4万元,下降幅度为63.73%。其中,有44个部门“公务接待费”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
从经费总数上看,“公务接待费”排名前五的部门为:税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
从压缩幅度看,“公务接待费”总体压缩幅度排名前五的部门是:国家信息中心(100%)、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99.61%)、海关总署(78.44%)、自然资源部(74.5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4.24%)。
以压缩幅度最大的前两个部门为例,去年国家信息中心“公务接待费”也仅2700元,今年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直接将这一项支出降为0,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公务接待费”为128.91万元,今年进一步压减为5000元。
南都记者关注到,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6个部门“公务接待费”预算数这两年均为0,今年经过压减支出后,“公务接待费”为零的队列又新增一员,即国家信息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林方舟 胡明山 宋承翰 吴单 蒋小天 潘珊菊 马嘉璐
实习生王佳欣 王凡 马铭隆
编辑:吴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中央部门预算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