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荣格名著,水木丁教你打造强大内心,对世界不卑不亢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06-14 14:47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感到自己处于某种困局,无处不在的职场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阻力重重的个人发展之路……我们可能努力地想要破解又无处下手,想要摆脱又无路可寻。为什么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们该如何在这个世界自处,与这个世界相处?

近期,作家水木丁时隔多年推出了重磅新作——《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不同以往的文学随笔,这是一本与心理学相关的书。6月13日晚,水木丁携新书与知名作家、编剧柏邦妮一同做客单向空间·北京东风店,通过直播与读者分享,如何用心理学知识打造强大内心,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从而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

合照1.jpg

水木丁X柏邦妮 新书分享会现场

深入浅出解读荣格《未发现的自我》

2017年,水木丁机缘巧合,一时起念,去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拿到证书后又实习了半年,后来有一天,偶然读到心理学家荣格的《未发现的自我》(The Undiscovered Self)一书,深觉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虽然只有七八万字,但是只要读懂,就能受益终身,便开始通过直播给读者讲荣格。

意外的是,水木丁在备课后发现,《未发现的自我》本来只是一篇论文,但想要给对心理学接触不深的普通读者讲清楚并非易事,必须补上很多基本常识,于是,本来计划讲五个小时的文章,最后讲了最少十五个小时。

直播上线后,有读者表示水木丁的很多观点振聋发聩,有人开玩笑称,自打听了水木丁讲荣格的课,每次再和周围人甚至社会观点不一致时,就多了一种劝慰自己的方法:“你们不懂,我其实才是掌握宇宙真理的人。”甚至有读者朋友告诉水木丁,她讲的内容对他们产生了醍醐灌顶的启发,对他们的人生有了重大影响。因此,在经过对原先的讲稿进行大幅修订,以及用了很长时间补充当时没讲的内容后,便有了这本《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

不卑不亢-立体封.jpg

水木丁说:“大师的书大家看不懂,有时可能只是在认知方面差了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并不是多么高深的,而是非常基础的,这本书就是要给大家补充这基础的一点点。”

对于书名“不卑不亢”,水木丁这样解释:“认识自我可以让自己宣布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不卑。认识自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不亢。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一定是不卑不亢的,他一定是既自尊又谦虚,而不是既傲慢又自卑。”

正如她在向读者正式介绍这本书时所说的:“我们总想能够活得自尊又谦虚,结果一不小心,就变得既傲慢又自卑。我们总想保持自己的个性,却不知不觉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我们总想能自由自在,内心却又恐惧这种自由……而荣格的这篇文章,就像读者说的,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都是人生的囚徒,而这是一本越狱指南。”

水木丁.jpg

水木丁在新书分享会现场

在书中,水木丁结合大量的生活实例和亲身经历,保留了大部分口语化的表达,希望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那部《未发现的自我》,为读者把荣格讲透,讲清楚。这本书不是泛泛地讲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给出一个个标签,如果你能够读懂这本书,几乎就可以读懂大部分的心理学书籍,也可以让你换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你自己,让自我能够开始变得坚定一些,少一些迷茫,甚至彻底地换个角度去看待对当下世界发生的事情。 

唤醒女性自我意识 

“冠名权”“单身冻卵”“女性生育”等等话题纷起时,常引发社会热议,在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表面看起来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结婚、生育等人生问题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女性拥有的往往只是口头自由,她们仍然被社会强大的传统观念裹挟、围困着。

从“大龄未婚就是剩女”到“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甚至是生了男孩还是女孩,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柏邦妮讲道:“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被定义为‘某人的女儿’‘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 ,似乎女性存在的意义来自另一个人,而非自身;似乎离开了那个人,女性就没有存在的依托了。”而最可怕的是,身陷其中本就受着偏见的女性,逐渐成长为这些偏见最强大的持有者。而这部分女性群体对那些敢于选择自己人生的女性所产生的敌意,或许正是因为她们过上了自己没能拥有的人生,于是接受了社会传统观念给女性设定的幸福标准。

柏邦妮.jpeg

柏邦妮在新书分享会现场

这正是《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这本书里所谈到的“个体和集体”概念,作者重申了很多次荣格的那句——“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我们每个人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受着集体的影响,很多人因此丧失了对个人生活的感知能力,很多人因此丧失了对个人生活的感知能力,觉得自己要跟别人过得一样,要有标准化的人生,才能够得到幸福。比如,年轻的时候一定要结婚生子、买房、混成中产、赚更多的钱,要工作、要努力,都是类似成功学给出的指标,谁达到了这些指标,谁就是成功人士,就会感到幸福。

因此,柏邦妮说:“‘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这是句话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特别需要去领会的一点,它让你在面对时代的裹挟和社会纷争时,能拥有坚定的内心力量,你可以找到内心的锚,不被时代所左右。”

坚持自我这件事,总是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水木丁分享了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过的一段话:人其实是会选择逃避自由的,理论上人人都觉得自由是个好东西,但实际上自由也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个拥有自由选择权的人也注定要承担自由人的责任,在得到自由的同时可能也是迷茫的开始,不知道往哪里去,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感到灵魂无所归依的孤独,因此很多人会逃避自由,选择加入集体产生的某种安全感。

坚持自我并不意味着让人幸福,但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只能往前走,即使有很多痛苦,也只能义无反顾地继续探索。因为往前走的话,可能有一天可以了解到道法自然,达到一种古人所说的“达者无忧”的心态。

合照2.jpg

新书分享会现场

在这本书中,水木丁通过对荣格经典作品的解读告诉读者,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至少可以选择是去做某些和社会融合的事,还是选择做特立独行的事。是坚持,还是妥协?关键是了解自己,搞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选择”。认识上不清楚、脑子混乱、完全被情绪左右的人,是谈不上任何选择的。

她说:“当你真正看懂荣格的时候,你就会被他抚慰。这样的心理学大师会把一个问题从头至尾论证完整,就像举着一个火为你引路,一路照亮你的心灵与视野,让你的天地越来越宽,这也是让我有热情去解读他的原因。”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