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滚烫的开水烫伤了手臂、背部后,紧急用凉水冲洗、散热,茶油涂抹……这一系列的操作本没有太大问题。不想家中年过七旬的老人,坚持要用食盐、白酒、洗洁精轮流刺激伤口。伤者痛的昏厥过去不说,原本浅表伤演变成了深III度烧伤,必须植皮治疗方能治疗。
6月9日,不幸烫伤的白莉(化名)就被母亲的烧伤土法弄得伤情加重,次日紧急前往暨大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
原本并不深的烫伤,在被土法处理后,变得异常严重
年过四旬的白莉,在穗经营一家餐饮档口。9日这天,因为天雨路滑,在推送滚汤前往档口时不慎滑倒。右臂至后背部约有20%的面积被滚汤烫伤。她立即返回家中对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处理,用清水冲洗、茶油涂抹伤处等等。
眼瞅着女儿伤得不轻,家里70多岁的老母亲心疼不已,也加入到了对女儿烫伤伤口处理当中来。
“现在回想起来,老人在处理伤口时犯了两个错误。一开始就是非常暴力的撕脱患者衣物,导致与伤口有黏连的衣服扯脱了部分表皮。另外就是误信土法,用食盐、白酒、洗洁精勾兑了冲洗剂,反复揉搓、冲洗患者的烫伤伤口”。白莉的主管医生,暨大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治医生李升红表示道。
白莉和陪同住院的家属表示,老人的土法救治,一共进行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在烫伤处撒盐,用高浓度的白酒冲洗水泡破裂的裸露创面,然后使用清洗蔬菜水果的洗洁精清洗烫伤的创面。剧烈的刺激加之烧烫伤本身带来的剧痛,导致致白莉一度疼痛性休克,后被其赶回家的儿子送往当地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她的烫伤面积虽然很大,约占到了体表27%左右。但在土法施治之前,也就是浅II度左右的烫伤。可这一番操作后,至少有10%的伤口变成了深III度的严重烧烫伤,深入到了真皮层的深处。”
李升红表示,在经过了前期的预处理后,15日这天计划用手术方式为她切除坏死的烧烫伤部位。后续还得进行一两次的植皮手术方才能够保证其尽快康复。
烧烫伤这类意外,其实在夏季也异常高发,尤其是低龄儿童。就在收治白莉的那一天,李升红一共处置了3名类似案例。除白莉外,都是低龄儿童。
”小孩子的烫伤的治疗非常麻烦,小儿疼痛明显,配合程度低,家长着急。预防小儿烫伤非常重要。要时刻有预防小孩子烫伤的意识,比如说开水杯一定要在小儿难以触及打翻的地方。吃饭时要预防小儿被热汤、热菜等烫伤,同时也要防止小孩被插座等电击烧伤。”
因此,掌握一些烧烫伤的应急处理方式颇有必要。如果是被热水、热液、高温的液体,隔着衣物烫到,快速动作轻柔的将所穿衣物剪开去除,防止损伤烫伤形成的水泡。
如果是火焰烧伤,衣物着火,脱掉衣物之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至少15-30分钟,冷却清除创面内的残余热量,防止残余热量进一步加深创面,同时冲洗还有止痛的作用。
对于民间流传的一些烧伤处理方法,比如烧伤之后,在伤口上涂抹酱油、抹盐、香灰、牙膏的都有,普通老百姓对于一些医学常识会有误解,认为烫到的伤口要立刻消毒,往伤口上去涂酒精,甚至抹碘酊等刺激的消毒液处理,殊不知酒精和碘酊都会对新鲜的创面有刺激性,甚至会导致创面周围的细胞进一步坏死、加深创面。
烧伤后第一时间抢救的要点;常规的推荐方法就是烧伤之后立刻用流动的自来水在创面上冲洗15-30分钟,达到局部的降温,甚至有止痛的作用。
很多患者直接在烧伤的创面上用冰块,甚至是含有冰的一些很凉的物体覆盖在伤口上,达到降温和止痛的作用。这也不可取,因为冰把伤口的皮肤冷冻到零度以下,甚至把伤口冻伤、加深了伤口。使用自来水、井水等洁净水冲洗皮肤是比较适宜的。
烧烫伤急救上有“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
将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5-30分钟左右。一般自来水中的细菌含量少,完全可以使用。
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任何衣物,以免弄破水泡。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液。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要在伤处尚未肿胀钱把戒指、手表、皮带或其他紧身衣物去除,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
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而在烧伤早期的冲洗能够减轻烧伤程度。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及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一般为15-20摄氏度。
使用干净的或无菌的网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不要向烧伤创面涂抹不适宜物质,不要随意涂抹药,如:不明剂量的抗生素、消毒剂等以免引起过量吸收中毒,不要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胆紫,以免妨碍对创面的观察和深度的判断,不要涂抹不易清除物质,如黄酱油、香油、牙膏、香灰等,因为这些物质对创面不起任何治疗作用,反而会妨碍清创和增加创面污染的机会。
及时转送到专业治疗烧伤的烧伤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张灿城
编辑: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