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线下市场受阻,实体零售店铺纷纷前往线上直播卖货自救,商场里直播用的灯架随处可见;随着海外疫情的暴发,外贸企业海外市场订单腰斩甚至颗粒无收,“外贸转内销,特别是线上内销”成为共识,搭建电商体系、布局多平台直播成为标配。值得注意的是,直播节、在线广交会则为这些中小商家打赢“回血之战”提供了武器。
6月8日晚,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在广州塔落下帷幕,连续3天27万场直播、累计优惠超10亿、80多个MCN机构参与、10万多个品类商品悉数亮相,呈现“一切皆可直播”的新消费场景。
此外,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15日云开幕,大会将设立全时空、强互动、可定向的10×24小时参展商专属直播间。有外贸箱包商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年后就开始准备直播节和广交会,特别是广交会,每年都能收获不少的客户,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可能是打造国内线上电商体系,直播会成为常态。”
国内疫情逐渐趋于平稳,随着疫情后第一个大型购物节“618”的到来,消费市场亦逐渐回暖。不过,欧美等海外市场仍承压,需求端的不太平冲击着一些外贸型企业。
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CEO王树彤告诉南都记者,到4月份,部分曾经的热门品类比如服装饰品、箱包等的海外需求呈断崖式下降,降幅超过40%。
在她看来,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国内外的疫情主要导致了需求、物流等方面的难题,其中最严峻的是物流。“四月左右平台上的卖家复工率已达到95%,但发货时长增加了1倍,5月份平均发货时长达到40多天,而正常情况下也就3-7天,物流状况比较糟糕”。
箱包外贸企业“奥王”品牌总监黄聿对南都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黄聿说,受疫情影响,目前海外业务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都是属于暂停状态,“一来是客户本身没有意愿,二来是零售的快递基本上是停滞状态。所以,过去这几个月下降了90%”。
据悉,奥王是一家老牌外贸箱包商,已成立35年,产品涉及拉杆箱、学生书包、运动休闲包,主攻国外市场,在90多个国家有几百家店铺。
另一家箱包企业“轩尼小熊”状况也相同。该品牌成立于2012年,从品牌成立到现在主要是走线下专卖专柜的模式,入主购物中心、百货中心等,2019年才开始做线上。其负责人日前坦言:“今年下来国外的市场会降70%左右”。
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两家企业选择了发力国内市场,完善线上渠道,直播扛起大旗。
“今年的重点是国内线上直播,2019年和网红的合作只是小小的补充,或者说一种尝试,选择线下一些滞销的产品上直播间,今年则在产品端开始改进,针对直播间的粉丝开发产品,主打性价比”,轩尼小熊负责人解释称。
近年来,登上“直播电商”这趟列车的商家越来越多。直播电商作为新业态发展迅猛,而广州凭借货源多、物流快、供应链完备等优势,正在形成集聚效应。
广州近期不断出台政策推动直播电商发展,并于6月6日举办了首届直播节。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连续3天27万场直播、累计优惠超10亿、80多个MCN机构参与、10万多个品类商品亮相,不管上车时间早晚,这个大型直播间都给广大商家提供了一次试水和翻盘的机会。
除了淘宝、抖音等直播平台外,微信小程序亦加入这场直播盛会,免费帮助广州直播节的企业做直播的准备。活动期间,超过2000个商家通过小程序直播参加“广州直播节”,给微信用户提供了“72小时不打烊”的“云购物”体验。
对于商家而言,小程序直播与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是流量属于商家,即小程序直播的所有访问、互动及交易均在商家自有的微信小程序内完成,无需跳转其他APP或者小程序。直播带来的所有流量,也都会沉淀在商家自有的小程序中。
不过,对于外贸商家而言,还需考虑的问题是,不是每个国外客户都有微信。
轩尼小熊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我们有淘宝直播,以后也会继续做,但还是需要自己搭建直播体系,培养私域粉丝,需要借助微信这个平台,目前选品、主播、物流等人员已经配齐,已开始尝试小程序直播”。
国内直播电商的风口给了外贸商家喘气的空间,不过外贸转内销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
奥王品牌总监对南都记者解释称,从产品风格、渠道体系、销售方式、价格等均是两种体系,比如在国内渠道扁平化后,经销商的功能弱化,C端比较受欢迎,但国外C端受限于物流等原因比较难做,主打B端。
受访的两家企业今年的主要阵地主要放在国内线上渠道,但国内市场打开较慢,海外市场逐渐复苏,广交会15日也将开启,这两家企业也参加过多次广交会,每年都能拿下不少订单。
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127届广交会将于6月15日-24日在网上举办,这是63年来广交会首次搬上云端。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曾表示,网上广交会将呈现三大互动板块——建立线上展示对接平台、设立跨境电商专区、提供直播营销服务,使展示对接、洽谈、交易融为一体,并推动2.5万家广交会参展企业全部上线展示,为每一家参展企业单独设立10×24小时全天候网上直播间。
对于广交会云端上线,敦煌网CEO王树彤指出“这是疫情下的偶然,数字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是广大传统的外贸企业拥抱互联网大潮的机会,打造足不出户做生意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以广交会为代表的2B(面向企业行业)类展会直播与李佳琦、薇娅等2C(面向消费者)的直播带货并不一样,C端的直播从目前来看主要是价格战,而B2B之间的交易额比较大,与C端相对冲动采购的模式不同,企业购买是理性行为,是计划性的采购,决策周期比较长,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业内人士表示B2B直播交易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商家还需依靠品牌实力打动用户。
面向零售端,直播间可以优惠取胜,但面向批发贸易端,直播间的吸引力有多大?这对许多即将现身广交会的企业而言,都是关注的问题。
对于此前“触播”经历较少的企业而言,参加这次线上广交会,虽然有机会获客,但也有多重疑虑。
奥王方面6月初接受南都采访时称,广交会15号就开始,但线上的很多功能他们都没有试用过,“包括直播、客服、预约等功能,产品目前已经上传了200多款,主播是提前两个月培养的多语言主播,包括英语,西班牙语等,但不知道到时会是什么情况”。
另一方面则是对采购商的参与情况不确定。以往的广交会,有约20万采购商,出口成交额达2000亿元。“说实话心里没底,不清楚国外客商参与的力度有多大”,轩尼小熊负责人表示。
在直播方面,轩尼小熊负责人表示,自己的产品是织锦工艺,如果客户看到实物,能直观感受到材质,但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可能会感觉只是简单印刷出来的产品,“所以直播时会加一些环节进去,比如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板块,让客户能够了解品牌的研发设计实力”。
“与存在不确定性的交易额相比,线上广交会的行业里程碑意义更为重要。”王树彤表示,目前国外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物流、通关等环节仍受部分限制,客观上是否会对海外整体需求造成影响,有多大影响,这些在广交会正式举行之前都是未知。“线上广交会真正的意义在于,这将是一个跨境电商真正成为中国外贸出口主流模式的开端。”
随着用户普及度激增,不管是2C直播,还是2B直播,都在往常态方向发展,逐渐成为企业营销的标配。不过,尽管线上直播解决了很多企业的燃眉之急,并且前景广阔,但也并非包治百病的“万能药”。
奥王方面对南都记者表示,“5月主要在忙直播节,在国内也参与了主播带货等,但目前来看,线上销售额没有特别明显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加入了大量的活动,还有直播、礼品等花样,但业绩还是拉不上去,可能现在的消费者也比较理性,我们品牌比较注重品质,价格处于中等水平,所以业绩没有因为直播等等这些活动而拉升太多。”
B端直播虽然能帮助企业获取更多潜在客户,但实操更难。业内人士表示,2B直播天生有信任缺失,想要抓住客户,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锁定群体获取信任,直播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但从产品端出发,精细化运营才能真正救企业。
出口转内销的最大困难在于找到国内市场的触点,生产契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奥王与轩尼小熊均提到了这一点,奥王以海外市场为主,回归国内需要有合适的品类,“以前不重视,今年会针对国内市场进行研发和生产”;轩尼小熊则将改变策略,更重视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做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正如腾讯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仁杰此前所说,“企业应该聚焦于自身经营,更重视自己的用户,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才会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
编辑:石力,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云上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