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正式发布2020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公告。南都记者了解到,这是军队文职人员制度改革以来全军第三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2020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宣传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招聘无论是在招聘人数、报考要求,还是加分政策方面都做了重大调整。
从招聘人数来看,今年招聘首次突破两万人,共招聘27073人。相比2019年招聘的19523人,2020年招聘人数增加7550人,招录岗位增加5004个,是面向社会招聘最多的一次。
同时,此次招考放宽了报考学历要求,体育、艺术等岗位可放宽至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而去年仅护理岗位有此“待遇”。此外,博士生除报名时间与其他人员不同外,符合条件要求的还可免去笔试。
南都记者也注意到,今年军队文职招考在加分政策方面做了巨大调整,尤其突出了对军队派遣执行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任务人员的加分政策。
此外,今年文职招聘对服役年限满5年以上且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获得嘉奖以上奖励的退役优秀大学生士兵,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可加5分。
招聘人数首超2万,130多家单位发布招聘公告
2018年作为“试水”阶段,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9297人,涉及新闻出版、教师、助教、翻译、护理等岗位。2019年为进一步加大军队文职队伍建设,全军招聘人数翻一番,公开招聘19523人。
南都记者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6月3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到军营建功立业。
在6月15日刚刚公布的招录计划显示,今年招聘人数首次突破两万,共招聘27073人,是2018年招聘人数的3倍左右,也是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最多的一次,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工学、农学、医学、图书档案学、艺术学、管理学等13类44个专业。
此外,除了在人员数量上大幅度增加外,今年招聘单位和招聘岗位也明显增多。根据相关发布消息,截至目前,已有130多家军队单位发布招聘公告。新增编剧、畜牧、导演、电影技术、电影经济、副主任、鉴定员、教练员、军事代表、录音、美术设计、美术师、统计、舞美设计、舞台技术、演员、演奏员、侦查员、指挥、主任、作曲21个岗位类别。
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可报考,博士生可免笔试
根据公告,2020年报考人员应当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报考在艰苦边远地区、岛屿、西藏的岗位,以及特殊岗位可不作全日制要求。驻艰苦边远地区、岛屿、西藏的单位定向招考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以及现役军人配偶,除教学、科研、工程、医疗专业技术岗位外,报考学历要求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报考护理、艺术、体育岗位的,可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南都记者注意到,前两年的公告中并未对艺术、体育岗位做特殊规定,这也意味着今年艺术生和体育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招考中。同时,往年学历学位截止时间为当年的9月30日,今年出于综合因素的考量,学历学位设立了两个截止日期,分别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
同样设立两个日期的还有报名时间。公告显示,今年博士招考岗位报名时间为6月17日8:00至21日18:00;报名资格条件初审,截止时间为6月23日18:00。其他招考岗位报名时间为7月1日8:00至10日18:00;报名资格条件初审,截止时间为7月12日18:00。
此外,博士招考岗位除了在报名时间上与其他招考岗位不同外,符合学历学位等规定报考条件且通过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审批后,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其中面试人员名单统一在军队人才网公布。
扩大加分对象范围,一线疫情防控救治工作者可加5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招考公告除了对军烈属等人员加分政策做出重要调整外,还单独增加了军队派遣执行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任务人员的加分政策。
公告显示,对通过报名资格条件审核且取得全军统一考试有效成绩的军烈属等人员,实行加分优待政策。其中,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加10分;现役军人、当年退役军人、在职病故军人和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配偶子女,以及在军队工作年限满5年以上的未纳编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和服役年限满5年以上且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获得嘉奖以上奖励的退役优秀大学生士兵,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加5分。
同时,军队派遣执行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任务的未纳编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在符合上述规定加分条件的基础上,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可以再加5分。其中,属于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5分;属于现役军人、当年退役军人、在职病故军人和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配偶子女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
而在2019年的加分政策中,仅对军队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的配偶子女在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上加10分,现役军人的配偶子女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加5分。
实习生王佳欣 南都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