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本“百科全书”
作者: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三年6班 陈庄儒
指导老师:卢微
你见过会行走的百科全书吗?我的爸爸就算一个。不信?让我给你讲讲吧!
爸爸的脑袋里像装了一个百度。那些知识就像是袋子里的各类豆子,只要我一问他,他就拼命把相关豆子哗啦啦地往我身上倒,似乎永远也倒不完。一有机会,他就开始他的百科知识大演讲,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应有尽有。
看,爸爸的“演讲”又来了:“你们知道会爬树的鱼吗?”噢,太不可思议了吧?小朋友们纷纷探头探脑地凑过来,好奇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紧紧地粘着爸爸,耳朵都竖了起来,生怕漏了哪一个细节。“咳咳”,爸爸清了清嗓子,“在海边有一种弹涂鱼,身上有特殊的吸盘……”
爸爸眉飞色舞地讲着,手在空中跳起了芭蕾,而且越跳越投入。我仿佛看到夕阳下,小树上,一条条可爱的小鱼趴在那,向我招手……这一刻,爸爸脸上的皱纹有藏不住的兴奋,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芒,像宇宙间最明亮的星星。
爸爸不仅仅用嘴巴告诉我各种有趣的知识,还会和我一起动手去验证呢!
一天,爸爸和我一起去采桑叶。看着路边的桑树,我突发奇想,对爸爸说:“要是我也能种一棵桑树,该多好!可惜现在还没结桑果。”
“其实不用桑果也能种桑树。”爸爸的话出乎我意料,“只要一根桑枝就行了。”
“这怎么可能?”我说啥也不相信。
这次爸爸没有源源不绝地倒他的知识豆子,而是叫我试一试。我们割下一根桑枝,用湿润的泥巴裹住切口,小心地带回家种在花盆里。爸爸教我如何浇水、施肥。
过了几天,桑枝原来的叶子却全都枯黄掉落了,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枝条孤独地立在那里,一副了无生气的样子。我想它应该活不下去了吧,但爸爸却一脸平静地告诉我:“这是正常的,不用急,你要相信它的生命力。”
在我焦急等待中,突然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桑枝冒出了几个嫩嫩的芽苞苞,牙苞苞一天天长大,终于变成了一片片小小的新叶,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绽放着笑脸。
真神奇啊,没有根的桑枝居然成功地种活了!我既兴奋又惊讶,爸爸就趁机给我上了一堂无根移栽的课。我对爸爸的钦佩又多了几分。
这就是我最爱的爸爸——陪伴我成长的“百科全书”。
名|师|点|评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副校长游彩云:
本文结构完整,主题突出。小作者为了凸显爸爸是本“百科全书”,在行文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开头点题,结尾扣题,中间选取了两个事例去说明。两个事例之间运用了递进的关系,用“爸爸不仅仅用嘴巴告诉我各种有趣的知识,还会和我一起动手去验证呢!”这个过渡句连接起来,层次特别清楚。小作者通过写爸爸讲“爬树的鱼”和“让我们动手验证无根移栽”这两件事情,展现了一个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深谙“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之道的爸爸,选材非常典型。
另外,文章的语言文字功底扎实,比喻生动、想象丰富。例如,把知识比作豆子,把爸爸滔滔不绝讲知识的情境比作“把豆子哗啦啦地往我身上倒,似乎永远也倒不完”,生动地表现了爸爸学识的丰富。
征|文|启|事
#返校记#今年,受疫情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在宅家学习。一朝返校,久别的校园跟以往有没有不同?老师和同学跟过去相比有没有变化?复学以来,你跟老师、同学,以及身边人之间,有没有值得一说的故事?写下来,跟我们分享吧!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2020年7月20日
投稿平台:微信搜索“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小程序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主持:南都记者 刘雪
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