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文:谋划新的五大发展片区,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超300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6-18 15:24

6月17日,佛山市禅城区区长孔海文上线“2020佛山两会区长访谈”,畅谈如何做好“六保”工作、打造新一线城市高品位中心城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等。

孔海文表示,今年复工复产开始,禅城着重抓省市区的重点项目,谋划了356个项目,其中,53个是省市重点项目,禅城区谋划了300个接近300亿元投资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在稳步推进。


图片.jpg

禅城区区长孔海文


谈“六保”工作


问: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禅城如何做好六保工作?

孔海文:结合禅城特点,我们主要从4方面做好“六保”工作,保企业、促销费、促投资、保民生。

一是保企业。在保企业方面,开展暖企行动,从复工复产开始,实行区领导、镇街领导挂职规模以上企业,1900多家企业有区、镇街领导挂钩,设3000多名联络员,联系2万多家企业,其中除规上企业,还有中小微企业。另外,禅城推出6条稳企惠企政策,给企业支持和信心。

二是促销费。通过消费券措施来促进消费,上半年禅城消费券,主要针对餐饮业、住宿业、家电等。下半年是我们传统的消费黄金季节,我们正在谋划新一轮的消费券,将推出其他领域的政策,更多地把旅游市场、泛家居市场激活。

同时,打造新的消费热点,比如打造夜经济,建好3+3美食聚集区,尤其是佛山创意产业园,是网民喜欢打卡的地方,正在做亮化工程,第一期改造已经完成,目的是打造成大湾区夜经济新地标。紫南村正在创建4A景区,今年年底前验收,紫南村结合美食区的打造,正在建民宿,通过新消费领域的打造和谋划,未来会给市民新的体验。

三是促投资。目前抓两方面,一抓重大项目进驻。今年复工复产开始,我们就着重抓省市区的重点项目,谋划了356个项目,其中,53个是省市重点项目,禅城区谋划了300个接近300亿元投资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在稳步推进。1到5月份,我们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4亿元,和去年持平。

另外,我们也在谋划新的五大发展片区,重点打造聚锦科创园、东平(金沙湾)数字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北大健康城、凤翔湾和佛山综合保税区五大片区,通过五大片区打造促进整个城市发展。五大片区谋划的基础设施项目超过100个,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

四是保民生,今年禅城财政预算安排了近60亿元资金用于保民生,占一般公共预算的60%,主要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都是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

还要扎实解决就业问题,千方百计抓这项工作。一是抓培训,今年我们围绕广东技工、粤菜工程,安排专项培训,大概培训1800个专业技工。二是安排线上线下招聘会40个,同时也鼓励大家创业。三是抓好市场主体,今年1到5月份,禅城新增市场主体14000多家,净增市场主体7000家,希望通过三项措施,把稳就业做的更扎实有效。

谈广佛同城、大湾区建设

问:禅城如何在广佛同城、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建设的背景下,打造新一线城市高品位中心城区,凸显禅城的城市价值?

孔海文:关键就是紧盯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目标,这也是禅城首善之区建设的核心,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要更开放,紧紧抓住湾区通工程,把高铁城轨地铁高速公路工程设施,全力推进落实,使禅城到广州、深圳等湾区城市更方便,更有利于人流物流的流动。

二是要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形态,佛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东平水轴、新的城市客厅,很大部分涉及禅城,我们会扎实落实好这方面工作。

同时,文华公园第三期改造,力争今年年末完成。王借岗千亩公园第三期将在7月启动,到明年年底建设。另外,禅城作为佛山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把岭南文化底蕴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彰显城市品质,我们也在扎实推进。

三要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凸显城市价值。要打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继续把商事制度改革、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等抓落实,把惠企的标准化改革扎实做好,体现成效。

通过以上三方面努力,让城市美誉度进一步彰显,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价值进一步显现。

谈产业发展

问:结合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禅城未来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链接湾区、全球创新资源?

孔海文:佛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六大工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禅城要做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挖掘隐形冠军企业。到去年底,禅城已有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目标是达到500多家,同时,也将培育约100家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使得企业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鼓励企业依托“一带一路”走出去,推动企业融入全球市场,链接湾区和全球的创新资源。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把禅城的五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

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科创服务业和金融业。2019年,在科创服务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层面,新增2600多家企业,比 2018年增长17.6%。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也增长10%。针对科创服务业,我们也在谋划新的扶持政策,最近与深圳一些商会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禅城区打造一个“佛山制造+深圳制造”的科创产业集聚区,由此链接湾区资源。

三要大力发展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2018年以来,禅城大力创建广东省保险创新发展示范区,去年禅城区保费收入达到240亿元,占全市的40%。

今年,在推进复工复产时,我们帮企业买了复工复产的保险,保额达10亿元,这些企业如果在复工复产中出现状况,员工工资、费用都由保险公司负担,这也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是打造高品质宜居的人文环境很重要,一个地方宜居,高端人才、创新资源要素才能吸引过来,来了才能留住,总之要围绕宜居宜业宜创新目标,把禅城打造得更美好。 

谈社会治理

问:禅城正在打造广东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验区,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领域,禅城如何进一步发力?

孔海文:这里涉及两大块工作,一个是政府,政府很关键就是,要提高整个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水平。近几年,禅城打造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通过云平台,把整个区分成1200多个网格,通过网格配网格员,进行相关信息反映,云平台快速响应,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过去这一块主要在城管部门,现在努力的方向,是依托这个平台,把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安监,这些要素、大数据,进行整合,使得指挥系统能掌握的信息更全面,做出的决策更精准,增强快速响应水平,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让整个城市运行和治理更精准。

另一个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落脚点在社区。这次疫情防控,进行了大力尝试,取得很好成效,下一步是,怎样把我们疫情防控中,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好的办法制度化、长效化?

这次防疫指挥部成立一个工作组,与其他区不同,我们一开始成立一个党群动员组,如何动员群众,这次整个疫情防控,禅城总共有47000多人下沉到社区,其中有5600多位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另外,这次防疫,我们有4000多栋楼栋的楼长参与,通过楼长制,楼长轮值,共同维护楼栋安全。

这些机制都很好,这是在我们原有的共享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打造广东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验区,通过政府和社区合力,一定会做得更有成效。


采访、拍摄:南都记者刘军艳

编辑:何惠文,刘军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0佛山两会,这些热点话题与你有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