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地区随着疫情防控的好转,中小学生已全面复课。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所有教育机构从业者无不“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从往年的情况看,只要抓住了暑期,就相当于有了安全迈进下一年的资格,如果暑假的机遇没抓住,机构活下去的成本更大,压力陡增。
沉寂近四个月的教育行业,暑期之战,怎么打?不少机构之前设想的“报复性报班”有否出现?
南都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以备战期末为起点,不少机构在线下班重启前已提前布局新一轮“卖点”,而不少机构老师也纷纷向家长伸出“橄榄枝”,大力推销课程;也有机构老师跳槽单干,自成一派组团授课。
2020年6月16日,广州洛溪新城一带的教育培训机构,除了几家大型的机构复工以外,其余大都还没恢复。南都记者 钟锐钧 摄
2018年广州一间教育机构的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辅导。受疫情影响,目前广州的校外培训机构零星恢复线下课堂。资料图(南都记者 陈辉 摄)
当大家都在问618有什么可买时,不少校外培训机构趁机推出优惠套餐。如卓越教育的618回馈,课程定金翻6倍。还有送礼物等活动。此外,如果报名暑假直播班(除六七年级),赠价值500元衔接班课程。
而立尚教育则在6月23日线下班首课上,推出期末押题班,原价800元/科,限时优惠到99元/科。
学而思今年暑假也是正常的课程安排,同时也会结合今年的特殊情况来开展,比如针对学员前期线上学习程度不一等情况,帮助孩子开展查缺补漏,会开展一些分享讲座帮助孩子调整学习状态。新一年级、新初一、新高一报班都有优惠方案,其他年级有的多科联报也可享受一定的优惠。
也有机构推出50元,语数英三科学足一个月。
一些小型机构相对比较灵活,据家长透露,在广东奥校发布招生简章后,尽管简章中没有明确是否需要面试,但一些小型机构已不失时机地开起了“口奥班”。
除了房租外,人力成本是培训机构一笔高昂的支出。越大的机构人员冗余、工作量不饱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越突出,甚至成为一种常态。
“很多机构从生到死,往往很大一部分被人力成本拖死。”广州本地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生源减少,但师资不能减,工资不能少,老师一旦流失,以后复课更加雪上加霜,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合适的老师。复课后,培训机构全员销售会是一段时间的常态。
“一天打无数个电话,要把家长学生召回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培训老师告诉记者,尽管机构对外宣称线上教学转化率达八成多,但由于为了保证线上课程的互动,把原来线下班拆分成两个线上班,无疑成本是增加的,机构的营收是减少了。
线下班复课在即,原来的一些课程顾问流失,因此培训老师也要加入销售行列。“在未来的几个月,全员销售将会成为机构的一种企业文化,大家都同坐一条船上了,不希望看着船沉下去。” 上述培训老师表示。
以前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在目前,也是家长的一种心态反映。
家长陈小姐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在读初一,在疫情之前,想去某大型培训机构补习,打电话给小班教学的老师,结果那个老师语气冷淡,表示一位难求,结果就在前几天,老师突然热情起来,主动打电话来搭讪,推销线下班课程。
“我拒绝了,现在我们报的是线上课程,不但方便,而且费用还大大减少了。”陈小姐算了一笔账,之前报线下班语数英三科加起来至少要一万多块,但现在线上班加起来才3000多元,“而且线上班的班主任跟得比较紧,每天都有一个小练习,有不懂的地方,还会把相关的课程回放发给学生。”
无论是0元班还是50元班,大多数机构都试图通过这样方式抢占生源。
“以低价课为吸引力,不少机构在暑期开始前一到两个月奋力抢占生源,但后期需要维护转化,部分也是吃力不讨好。”有业内专家透露,机构如果一直推行“价格战”策略,便会导致注册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老师需求也会随着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也难免会造成机构对老师资源与学生生源进行“明争暗斗”。“机构间互相挖角是常见的事情,有的机构老师几年成名后,会自己组团出去单干,或者有愿意出高价的东家,直接带团过档。”
一些机构受疫情影响,教师的流失率也较大。家长严小姐向记者反映,其小孩曾在一个机构报班,疫情期间课程难以为继。后来,任课老师主动拉拢家长,可以原来费用的三分之一的价格继续在线上上课,但必须要组够八人团才能开班。“我后来一打听,原来是老师跳槽出来单干了,如果不是多留一个心眼,还以为跟原来的机构有关系。”
教育机构师资流动率大,如何留住优秀教师也成为了行业难题。英孚教育中国区企业事务部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企业事务官柳尽染 表示,教师始终是教育的关键跟灵魂人物。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学生和老师交互过程。教师及其教研能力的重要性,并不以线上线下的变化而减弱。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在这一行业中,流量不是核心,只有优质教学成果带来的口碑、专业教研能力带来的课程品质、以及细心高效的服务才是生存的核心。
“每年,英孚外教在全球范围内的录取通过率仅为4%,招聘老师的条件非常严格。无论外教还是中教,他们需要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柳尽染表示,这些共同特征包括知识与技能、职业性格以及对的经验。
同时,柳尽染也坦承,由于疫情原因,随着复课的分批进行,英孚也面临着外籍教师在部分地区有所短缺的问题。1月23日武汉封城及国内各地实施新冠肺炎防疫一级响应时,正值中国新春佳节放假前夕,英孚的外籍员工有一部分已开启休假离开工作地所在城市。此后,疫情爆发,部分外籍教师选择提前离职不再返回;部分外籍员工则因航班取消、入境政策等无法入境返回工作岗位。同时,新教师的招聘也变得非常困难。即便能够达成入职意向,新的工作候选人也往往会由于所在国政府机关因疫情服务中断或停摆,不能取得办理申请工作许可与签证的相关文件,进而难以取得来华工作资格。
柳尽染称,目前英孚也正在国内积极吸纳优秀的有经验的外籍教师。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