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退役军人关注的《退役军人保障法》立法,有了新进展。据新华社消息,6月18日,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部事关所有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的法律草案,从初稿起草阶段就受到广泛关注,此次提请人大初审的草案在完善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18年4月,被称为退役军人“娘家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挂牌成立,在成立不到100天,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初稿就已完成,当时有网友用“催生”一词来评价该草案的出炉速度,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草案一直在广泛向各界征集意见。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在作草案说明时谈到,此前对军官和士兵安置、就业、优待的有关规定比较分散,需要整合。对退役军人工作中普遍反映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予以统筹解决。“鉴于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为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逐月领取退役金”写入草案
《退役军人保障法》的立法,一直以来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工作重点。近日,该法律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进行首次审议,意味着离落地实施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据新华社消息,草案共10章77条,旨在加强退役军人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介绍了草案内容:
一是明确退役军人工作基本原则和工作体制,明确退役军人的权利义务;二是规范退役军人移交接收工作,对退役军人报到程序、档案移交、户口登记等事项作了规定,改进军地衔接机制;三是明确了退休、转业、复员、逐月领取退役金、自主就业、安排工作、供养等退役军人安置方式;四是对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作出规定,完善退役前的教育培训,加强就业支持。
此外,草案还规定了优待抚恤、褒扬、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退役军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草案在完善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比如,为提高退役军人的安置质量,草案规定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士兵,由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并按照规定给予编制保障;明确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招聘退役军人,同时要求各地设置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务员职位面向服现役满五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招考,并加强了对退役军人创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草案还规定,军人退役前,所在部队可以提供职业技能储备培训,组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及非学历继续教育;明确高等学校通过单列计划、单独招生等方式招考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或者是正在就学的学生,退役后在入学、复学等方面享受相关教育优惠政策。
整合分散规定,法律实用、接地气是重心
为什么需要为退役军人专门制定一部法律?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提到,2018年3月机构改革之前对军官和士兵的安置、就业、优待等工作分散在相关部门,有关规定比较分散,需要整合。
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长期以来,退役军人工作始终缺乏统一的立法和规范。现有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范畴,在对地方的影响力和执行力要求等方面,行政法规的效力与法律相比还是稍有偏弱。
此外,上述两部行政法规中,较多出现“可以”“应当”等表述,缺乏具体细化的解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带来约束力不强等问题,容易产生纠纷或有些问题难以解决。
因此,针对退役军人工作中普遍反映的问题,“有必要制定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为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孙绍骋说。
如何让这部法律实用、接地气是退役军人事务部考虑的重心。据了解,草案初稿体现了“继承、创新与重构”三个特点,有些规定是新的制度设计,有些是对既有实践经验的总结。
针对如何解决历史难题,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锋曾指出,退役军人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是长期积累、历史形成的。“针对当时情况出台的好政策,时过境迁以后可能没法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满足新要求。”此外,草案也搜集了外国有关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资料,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做法。
孙绍骋表示,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政权稳固、厚植强军兴军根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稿百天出炉,离正式出台还有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年4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那一天算起,被全国5700万退役军人称作“娘家人”的退役军人事务部用了100天就完成了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
“任重如山,时不我待。”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锋当年这样形容事务部的工作。他介绍到,事务部组建伊始,就把起草《退役军人保障法》作为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在此期间,人员集中兵力加班加点,才能在很短时间内拿出初稿。
2018年9月,在各方努力下,《退役军人保障法》被纳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当年10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将草案初稿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军队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从2018年7月1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座谈会,就《退役军人保障法(初稿)》向各界征集意见,到如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已近两年。
南都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了解到,目前《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还需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离正式出台还有一个过程。
有评论指出,该法通过后,确立的一些原则和规定也还需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去细化落实,广大退役军人还需保持耐心和信心。
南都记者马嘉璐 潘珊菊 发自北京
编辑:刘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