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荔枝 听故事 打造东坡荔枝文化盛会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城发布
原创2020-06-19 21:13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6月19日上午9时许,2020惠州首届东坡荔枝文化节——荔浦风清·惠城分会场直播活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荔浦风清景点举行,主持人林立与身穿古风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一同推介不同的荔枝品种、品尝荔枝。直播活动既有在线下单订购荔枝,助推果农现场销售,又有文化分享,探秘苏东坡与荔枝,苏东坡与惠州的文化故事,更有直播间多达4轮的在线送福利活动,参与直播和围观转发量短时内突破10万+!本次活动由惠城区委宣传部主办,借力“互联网+助农扶贫”新模式,配合“直播带货”等热门营销模式,打造了一场东坡荔枝文化研讨盛会。

微信图片_20200619174756.jpg

据悉,惠城区种植荔枝面积约1.78万亩,荔枝主要分布在横沥、三栋、水口、芦洲、汝湖、马安等镇(街道),主要种植品种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淮枝、黑叶、白糖罂等。荔枝加工企业主要有广东祯州集团有限公司,加工品种有岭丰糥、冰荔、观音绿、荔枝酒、荔枝醋、荔枝蜜等。  

微信图片_20200619174800.jpg

文化分享

专家讲述“日啖荔枝三百颗”创作背景

惠州学院教授、东坡文化研究学者王启鹏,惠州文史专家何志成,惠州文化研究会理事严艺超等惠州文化大咖受邀参与直播研讨分享,为众网友揭秘苏东坡与惠州荔枝的故事,吸引近万名网友观看。

现场还邀请了书画家秦国伟、篆刻家吴穗玲现场展示书法创作、篆刻。 并为东平窑、惠州市新华胜果园、芦洲镇芦村村、广东中荔农业集团、广东祯州集团等直播带货。

伴随轻柔的古筝琴声,王启鹏介绍,“‘日啖荔枝三百颗’这首诗是苏东坡在惠州第三次品尝荔枝时所作的诗句。”绍圣三年四月,苏东坡第三次品尝荔枝后,联想到自己在惠州一年半的生活,上有詹太守关照,下有百姓的支持和帮助,感到惠州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于是幸福感油然而生,写下此诗句。

美食大咖:

除了东坡肉,苏东坡还发明了其他菜式“苏东坡在惠州的两年零七个月里,也发明了很多美食。”何志成说,苏东坡在惠州还发明了有藤菜、骨董羹、盘游饭等美食。

惠州西湖十八景只有“荔浦风清”是以荔枝命名,严艺超现场给网友们讲述起“荔浦风清”背后的故事:“在宋代时,惠州太守陈偁在划定‘惠阳八景’时就有‘荔浦风清’一景。作为城市发展的八景之一,在全国是走在非常前列,历史非常悠久。”

带货鼻祖:

苏东坡其实关心民生疾苦,广受惠州百姓爱戴。听完各位专家讲述苏东坡与惠州荔枝的故事和历史后,主持人林立惊叹道,“苏东坡不仅是位美食大咖,也是位带货专家!”当年苏东坡寓居惠州,被幽深、秀丽的西湖所倾倒,苏东坡寓惠期间写下众多诗篇,他的诗句中除了描述荔枝的美味,也借荔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民间疾苦。

微信图片_20200619174805.jpg

荔枝故事

苏东坡吃荔枝和写荔枝诗的那些事

其实,在第一次吃荔枝的时候,苏东坡便已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中以“似开江瑶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描述荔枝的味美,并在诗句中自注“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高度赞美了惠州荔枝的美味。荔枝作为岭南特色水果,也是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性符号。惠州是荔枝之乡,也是东坡文化名城。他留下的千古名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让惠州荔枝享誉全国,“让天下不敢小惠州”!

编辑:黄亚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