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互补、传统与科技结合、宣教与实战共进……昨晚,2020年福田区“安全生产月”暨“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在环庆文化广场启动。围绕“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主题,福田区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区应急管理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让安全根植于每一位居民的心中。
通讯员供图
十个街道设分会场,线上宣传创意多
今年,福田区“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活动分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通过舞台剧演出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是6月18日晚“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上的一大亮点,演出结束后,演员情真意切、真实感人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安全生产月期间,福田区10个街道将突出“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设立分会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并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学生、职工家属等参观咨询。活动将设置咨询展台、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体验、有奖竞答等。
线上“安全生产月”活动也有很多创新,包括“亮屏警示”云行动、“安全有责”云直播、“福安在线”云宣传和“有奖竞答”云互动四大项。其中,“亮屏警示”云行动将在福田辖区各文化广场、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办事大厅、银行、人员密集场所等,启动480个LED电子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展播,循环播放应急与安全常识、安全事故警示案例等视频资料。
形成24小时无缝对接应急防控
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正是处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有序推进,福田区经济建设逐步复苏的加速期和关键期。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福田应急管理人迎难而上,活跃在抗疫最前线。
在机场、口岸、汽车站等地转运安置涉外人员,福田区应急管理局建立了形成“市外转送—深圳湾口岸—福田汽车站—相关街道办事处—街道集中隔离点或小区居家隔离点”的24小时无缝对接。截至目前,累计转运6888人(中国籍6520人、外国籍368人),司机采样38420名、退港车辆525辆,所有人员安全送达、妥善安置。
为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在企业复产复工安全监管第一线,在学校教室、食堂、健康观察区、体温测量通道等重点区域,都留下了福田区应急管理人的脚印和汗水。
夯实“三基”建设,助力打造“四大中心”
抓基层,强基础,苦练基本功。以夯实应急管理“三基”建设为主线,去年,福田区应急管理局在全区95个社区创建形成“应急指挥一体化、安全防控一体化、安全宣传一体化、应急救援一体化”为核心的社区安全应急一体化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成为引领全国安全应急管理“福田样板”。
一方面,福田区全面启动“科技强安”系统,优化智慧三防监测指挥平台项目,以气象、水文、风险隐患等为基础,利用新媒体、新科技、新手段,全程跟踪风情、雨情和灾情;运用大数据、物联感知、3D模拟等先进技术,实现提前预警、远程监测、主动报警、自动匹配以及联动处置,实现安全风险“想得到、看得到、管得住”。
另一方面,福田区全面打造“应急救援”系统,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应急救援处置演练、虚拟体验教学、百姓知安全专家大讲堂等安全文化活动,在城中村与社区管理上,全区21支应急救援队伍在本社区内执行“13510”的应急救援处置方案,通过动员基层力量,发动辖区群众,构建“大应急、大安全、大救援”的新管理格局。
2019年度,福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荣获“森林防火灭火”全市第一名的荣誉,正是福田区安全应急一体化建设的浓缩点、闪光点。
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供图
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围绕“三基”建设,福田区将开展社区安全应急救援一体化综合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各街道“三基”建设和社区安全应急救援一体化创建成果,推动各街道健全管理机制,助力福田打造“四大中心”。
“要像空气和水一样,把安全的意识植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福田区委常委、副区长舒毓民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安全生产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希望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把安全生产的意识、理念、能力以及体系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同时他也提到,提升安全意识,光靠政府的重视还不够,需要每一个人都能知风险、明责任、晓后果,还要强化应对风险的能力,让风险不至于变成事故。“2018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开展三基建设,今年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今年我们要在三基建设上出成果、见实效。”舒毓民说,在安全生产方面,福田区将进一步加大资金、物资、人力资源和空间的投入,全力夯实福田区的安全基础。
下一步,福田区将大力推广“3+3+3”的N次方“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创建”活动,每个街道筛选2个社区完成“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创建”即为达标。创建数量等于或超过5个,且创建评审等级均获得“良好”以上的街道,将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加分。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编辑: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