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端午节,广州还听闻不到龙舟竞渡的鼓声?
记者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今年虽然“无龙舟、无竞渡”,但市民可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广州的端午节过往和龙舟故事。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表示:龙舟竞渡流传千年至今,不只是一项民间运动,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暂别龙舟景,不绝龙舟情。
今年广州端午节更有戏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下属广州城市旅游问询救援服务中心与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等单位合作,以广州新中轴线旅游线路为坐标,有层次地在花城广场、广州塔广州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进行 “龙舟竞渡”和“龙船探秘”为主题的串联式端午龙舟文化宣传,在端午节期间共同讲述广州龙舟故事,别样感受“又有龙船又有戏”。
今年除了一系列的“龙舟竞渡”线下呈现外,线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将与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合作,推出“小小主播话龙舟”活动。
全程参与“龙舟竞渡”盛景
下面就跟随记者到珠江新城来一趟端午节前探究“龙舟戏”。
第一站是花城广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来到这里可以参与到龙舟手绘创作。咨询中心内部以手绘作品与摄影作品的形式,介绍了本土龙舟竞赛的“起龙”、“采青”、“点睛”、“招景”等有趣的传统仪式环节,以及广州非遗车陂扒龙舟的“十宗最”。
游完花城广场,乘坐地铁APM线,第二站来到广州塔游信息咨询中心,到这里进行“龙船探秘”,成为“龙船专家”。如有兴致,还可以穿上村里扒龙舟高手的红马褂,敲响龙舟鼓,划起龙舟桨,做一个快乐的龙舟手,更能“扫一扫”狂玩龙舟H5精彩游戏,免费获赠盖有念戳的明信片。
在该咨询中心,还可欣赏到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珍藏的龙舟历史老照片和西洋画作,以及广州市民间艺术大师李光华先生难得一见的“纸通公仔”系列作品。这些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的公仔都是用薄纸片制作而成,堪称民间绝技。
值得一提的是,车陂小学、东圃小学的学生,以及雪中炭工作坊的聋哑花艺师也呈现出一批充满想象力的龙舟主题创意作品。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编辑:郭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