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54岁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一则写给东莞图书馆的离别留言,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端午节当日东莞各界迅速行动,帮他寻找工作,希望他能继续留在东莞工作,继续读书。
昨晚,南都记者与吴桂春进行了电话访谈,他说没想到一则留言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他很感激社会各界帮他找工作,“我很想留在东莞,但希望不要被一直关注,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
6月24日是春节后首次返回东莞
吴桂春说,2003年开始,他就一直在东莞打工。去年春节前他回了湖北老家,原本计划在春节后十天就回东莞,但因为疫情他一直不能出来,直到6月23日他才从湖北回东莞(6月初在湖北做了核酸检测,显示正常)。
春节后至今的几个月里,吴桂春一直在关注东莞的工作机会。去年他在南城一家小鞋厂上班,一个月也有六七千块钱。但疫情让鞋厂春节后无订单可做,吴桂春等了几个月都没有复工的消息。此前,吴桂春一次性给东莞的房东打了五个月的房租,他还有一些行李在出租房内。现在房子要到期了,他决定来一趟东莞,看看有没其他工作机会,如果没有就收拾收拾,打包回湖北老家。
“6月24日一早我在广州下火车,上午回到东莞,问问以前的工友,发现工作很不好找,我就决定这几天回老家算了,快中午的时候我去图书馆退借书卡。因为在图书馆看了10多年的书,这次离开有点不舍得,所以就写了那个留言。”
只要能留在东莞就好 对工作不挑
吴桂春说他非常喜欢东莞,因为在这里不管想买个什么,即使是半夜起来,到外面都能很容易买到,而且东莞冬天的气候非常舒服。在东莞打工17年,他已经很适应这里的一切了。
但是对于他们这类年纪大了、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就很难做得来。吴桂春说,他有工友这段时间也在找其他工作,有的还去送外卖。“但是他新入行也不懂,南边和北边相距很远的单同时接,结果经常迟到,最后做不下去,也准备回湖南老家了。”
同样决定打道回湖北的吴桂春怎么也没想到,他在图书馆的那则留言“能有这么大的动静”,留言在网上火爆之后,很多媒体也跟进做了报道,东莞人社部门端午节当天就积极行动,帮他联系合适的工作。
经过几个小时的沟通,多个镇街的企业愿意为其提供岗位,吴桂春说他还是希望留在南城附近工作。今天(26日),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将与吴桂春一起,到相关企业做进一步对接。吴桂春说,东莞社会各界能这样帮他,他万分感激,“只要能留在东莞就好,我对工作也没什么好挑的。我希望不要被一直关注,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
工友打麻将上网 他却迷上读书
吴桂春只有小学文化,2003年来东莞只能打临工。他说当时他很多工友都爱打麻将、斗地主、上网吧,但他要负担家人生活,没钱做那些,就到小书摊上看书。后来慢慢喜欢上读书,就买书看,但买书老要钱。有一次工友告诉他,东莞图书馆有很多书,又有空调,不要钱可以随便看。
“2008年六、七月份,我就去了图书馆,那里果然有很多书可以免费看,环境好,还有空调。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我应该来的地方,我一定要多看点书,增长自己的知识。”
吴桂春说他开始只懂看报纸、小说,后来开始读名人文章,看历史书籍,春秋、资治通鉴等,发现历史不见得就是完全真实的,就开始对照二十四史和野史来读,他还特别研究了岳飞的生平和诗词。
过去12年里,吴桂春说他的第一职业是打工,第二职业就是读书,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读书对他的性格、心态和都有帮助,让他不会脾气那么暴躁,不会动不动跟人抬杠,看任何事情都能平常心。正如他在那短短的留言中所说:“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记……”
吴桂春说:“现在整个东莞都在关心我,能够留着我当然要留在这里啊,在东莞找到工作是最好的,那是我最好的愿望。如果能继续留在东莞打工,我会马上再去办一个借书证。”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编辑:韩成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向东莞辞行的湖北农民工不走了,新工作单位离图书馆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