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到了,各地的高校正在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们也背上行囊,准备走出象牙塔远行。南都珠澳双创工作室策划的“毕业季·我想对你说”栏目,正在征集“写给毕业生的一封信”,无论你是老师、学长学姐还是在校生,都可以记录下想说的话,我们将把您的信发布出来,成为毕业生们永恒、难忘的记忆。
本期“写给毕业生的一封信”,我们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系主任谢晓旻,写给毕业生的一封信。他因为帅气的外表,以及极富激情和感染力的授课方式,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男神班主任、神仙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南国六月,金凤路边多了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交通信号灯繁忙,更繁忙的是匆匆离去的身影。这次疫情,让我们无法像以往那样“执手相看泪眼”,而静坐在桌前,也让我“无语凝噎”后心中暗流奔涌而出。
又是毕业季,在与同学们微信惜别之时,发现很多同学挂在嘴边最多的两个字是——迷茫。这个词好像一直常伴在各位大学生活中,或许在这次你们离别回程的路上,我们可以一起静下来再次好好审视它一下。
谢晓旻(右一)与同事们和同学的合照
一位科罗拉多大学的学者说,世界上的问题分成“单纯问题”,“两难问题”和“棘手问题”。如何提高英语能力和待会儿晚饭吃什么?哪个问题更难呢? 当然是提高英语能力难嘛,但是这位学者却告诉我们,提高英语能力是“单纯问题”,晚饭吃什么是“两难问题”。因为前者是有唯一正确方向的:多花时间背单词、学语法就是方向。而成年人的生活中,大量面对的都是“两难问题”:今晚有时间,是把工作加班做完?还是去健身房?是选择继续升学,还是自主创业?这种“两难问题”的区别就在于,它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向。 那“棘手问题”又是什么呢?比如它你的选择不仅仅只要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比如没有先例可循,前人经验没有帮助;你甚至连有什么选项,都不清楚;你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意味着引发了其他更多的问题。
同学们过去的人生经验,大多用来应付第一种问题了。迷茫的本质,就是从第一种“单纯问题”,切换到了后面两种问题。
迷茫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外部,来源于这个世界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发展不平衡、阶层的固化等挑战着我们赖以为荣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合理性;泛滥的信息,参差的思维泡沫挑战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理性和智慧;我们变得惊慌失措,甚至对一切产生怀疑...
谢晓旻(右一)与同事们和同学的合照
正如北大光华学院院长刘俏在给毕业生致辞里所说到的:面对时代的冲击和裹挟,一直成长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好回应。那怎样才能一直成长呢?
真正的成长,意味着拥有明确的自我进化的方向,不断自我改进。它需要我们坚定地去培养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通过更为系统、注定辛苦的思考去深入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通过不断的检验和观察去建立对本源、普遍性的理解。
不断成长,需要我们知行合一,始终保有出发的勇气。就像汪国真所写:我喜欢出发! 要保有自己的梦想,和有梦想的人站在一起,用思想、声音和行动去出发;带着善意、好奇心和同理心去出发。万物生长,各自高贵。关于未来的答案就隐藏在今天的出发里!祝愿大家一直成长!
谢晓旻(左一)与同事们和同学的合照
最后我想说,大家在大学期间一定都有自己最喜爱的老师吧? 或许在你大四期间已经没有他的课,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或许在他教授课程的最后一课时,你没有意识到他不会再出现在你大学课堂的讲台上了;甚至由于这次疫情的阻隔你也没有机会再最后去见他一面。
这么说是不是感觉有些遗憾呢?其实,这种遗憾是彼此的,老师们也很想念你。 正如王守军校长所言:珠海金凤路18号和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都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如果你有想对毕业生说的话,无论你是老师、学长学姐还是在校生、家长,都可以参与到“写给毕业生的一封信”活动中来,你的回忆、祝福与希望,将成为毕业生们前进道路上,最坚强的铠甲、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
扫描下方手绘长图文的二维码,即可填写“写给毕业生的一封信”,也可将信件发送至邮箱:evankin@qq.com 。(请写明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与您核对信息)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问题,也可发送至邮箱,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
南方都市报 珠澳双创工作室 出品
编辑:王靖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