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丽云 实习生孔文栋 今年“618”持续火爆,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累计下单金额,都双双创下新纪录。但经历“剁手”狂欢后,消费者在“618”的消费体验如何?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论分析报告,报告对6月1日-6月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大数据舆情分析。
分析报告显示,“618”期间日均监测到消费维权类信息32万余条。其中,吐槽类维权信息占总量的18.99%。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价格竞争、短信骚扰、红包活动、假冒伪劣等方面。
“618”期间消费维权类信息
总计648万条,日均32万多条
分析报告显示,“618”期间(6月1日-6月20日),共监测到“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6488460条,每日收集到的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较为均匀,日均324423条。6月17日这天监测到的维权信息最多,共有382657条,占618期间维权类信息总量的5.89%。6月14日监测到的维权信息最低,约在20万条左右。
近650万条消费维权类信息来自哪里?分析报告显示,在信息传播渠道上,“618”期间消费维权类信息主要集中在微博、客户端、微信、网站等传播渠道。
消费维权信息渠道信息量及占比分布
其中,微博收集到相关消费维权信息最高,占比37.84%,约有250万条消费维权类信息,比网站、论坛、新闻、其他等四大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比重还要多。客户端、微信分列二三位,为别占比26.58%和15.01%,约有170多万和约100万条消费维权类信息。
“618”负面评价信息中
“直播带货”占比近一成
“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其所接受商品和服务的负面评价,兼并引发消费维权负面舆情的“敏感”属性。
监测期内,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 消费维权信息1232056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8.99%。
“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占比图
负面评价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价格竞争、短信骚扰、红包活动、假冒伪劣等方面。此外,非敏感类消费维权信息超500万条,占比80.87%。而中性的消费维权信息占比0.14%。
“618”期间直播带货最为火爆,但槽点也比较多,日均近6000条负面信息。分析报告显示,“618”期间,共收集到有关“直播带货”类的负面信息112384条,占负面信息总数的9.12%。每日收集到“直播带货”类的负面消息量较为平稳,日均在5600条左右。
有网友表示,在国美购买了一台空调,等了几天都没发货,最后国美单方面撤单了。还有多位网友表示,在罗永浩的直播间中,罗永浩声称自己的产品是“全网最低价”,然而网友在比较多个平台后,发现其直播间并非“全网最低价”。
具体而言,有关“直播带货”类的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播带货商家未充分公示证照信息;部分主播涉嫌违规宣传产品功效、兜售三无或假冒伪劣产品;直播粉丝、销售数据造假;直播带货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等。
红米手机买后不到一个月
价格跳水700元还拒保价
一些商家为了冲击销量,短时间大幅度降价,而忽视了早期消费者的利益。有网友表示刚买回来不到一个月的红米 k30 Pro手机,“618”期间价格跳水700元,而且还拒绝保价。
分析报告显示,“618”期间共收集有关价格类负面信息103803条,日均超5000条。6月17日这天,有关价格类的负面信息最多,共10818条。
舆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商家哄抬果蔬价格。二是网购商品在“618”期间,价格大幅度跳水、拒绝保价等情况。
尺码不对,退货被索“鉴定费”
得物App负面信息达近万条
网购遭遇假冒伪劣是网友反映强烈的热点。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监测期内,共收集得物App有关负面信息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相关负面信息分别在6月9日和18日出现两次峰值。
得物App负面信息日趋势图
有消费者反映,在该APP购买鞋子后发现尺码不对,要求退货却被索要“鉴定费”。还有消费者反映,在该APP购买的鞋子发现有瑕疵,取消订单后再次下单已涨价,客服推卸责任,并只补偿了优惠券。
据悉,得物App是由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潮流网购社区,其交易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鉴别服务”,推出了"先鉴别,再发货"的购物流程;二是采取商品竞价出价的平台交易模式,即由卖家竞价,平台根据卖家出价由低到高排序,实时显示最低出价商品供买家选购。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抖音
搜索“鉴定评测实验室”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