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高密度更新。
6月中旬微信iOS新版本一口气推出了拍一拍、朋友圈撤销重编、仅聊天朋友列表、修改户名、新版视频号等近10个新功能,6月20日,微信内测“小商店”,接到邀请的商户可一键开通小程序卖货及直播功能,6月29日下午有用户发现微信又双叒叕更新了。微信公众号文章底部在“在看”的基础上新增“分享”和“点赞”两个互动功能……这对于向来谨慎克制的微信并不常见。
回顾近期的密集更新,除了看似无用却一度冲上热搜的彩蛋功能“拍一拍”,微信在公众平台、短视频、直播电商三个方向的动作更值得关注,在日益激烈的流量争夺战中,微信生态将如何捕捉越来越多元化的用户喜好?
常读用户、付费阅读激活订阅号生态
“视频直播风生水起,图文创作还有机会吗?”“订阅号智能排序后,阅读量直线下降怎么办?”面对公众号创作者们充斥着焦虑情绪的提问,微信给出的答案是关注“常读用户数”。
今年4月份以来,微信对公众号进行了调整,将以往按照时间排序的订阅号消息列表,改成了“智能排序”。这对于习惯在早高峰、晚高峰等固定时间发送推文的公众号创作者而言是一次大变动,因为关注其公众号的用户可能无法在特定时间看到其推送文章。
微信团队则将这一调整视为阅读效率优化,“我们的统计数据,在一个严格的时间排序下,用户在消息列表看到的卡片,大多其实都是完全不读的账号,用户本身常读号的卡片,很多都没有被用户看见。所以我们要去优化它,我们做了一个很大胆的改动,也是大家迄今为止对于公众平台反馈声音最大的一个改动,就是消息列表的智能排序。”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内容呈现规则是此前微信公众平台区别于今日头条等其他内容平台的关键,前者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运营,由内容创作者自发吸粉,后者以平台推荐阅读的方式抓取用户喜好、更易获取高流量。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使用个性推荐算法筛选内容已是大势所趋。
微信官方透露其灰度测试结果同样显示,智能排序后用户更喜欢进入订阅号消息列表,更愿意往下滑了,“可以说公众平台这一年小幅上涨背后的原因都是这个功能,所以盘子大了。”
对于接下来的运营重心,微信官方指出,首先会继续扩大订阅号的流量盘子,其次是丰富订阅号的内容形态,从以图文生态为主,到视频、音频、漫画、小说等更多类型的原创内容,第三则是继续做阅读效率优化(即智能排序),其核心点在于常读用户的逻辑。
“我们认为最值得平台去保护的一个数叫做常读用户数,它代表的是一段时间内哪些用户喜欢看你,但是现在这个数,我们自己内部的算法目前还不是那么的完美,我们也在不断更新”,微信公众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认为关注人数上升并不代表真实的流量增长,常读用户数约等于真正的流量,所以常度读用户很重要。”
此外微信方面强调点击星标和在看对订阅号列表排序并没有影响;对于时效性较强的文章,接下来会通过算法调节,让喜欢看时效性文章的用户消息列表中,时效性文章能够排得更靠前。
智能排序之外,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另一关键功能是付费阅读。据微信官方透露,目前付费功能上线不到半年,实验结果显示内容垂直的公众号往往会有较高的收益率,其中单篇付费用户最多的文章为小说类型,获得超过13万人的付费,单篇收入最高的为娱乐影视类,获得了超过26万的收入,累计收入最高的文章为财经类,获得了超过109万的累计收入。
“从微信角度来看,一方面想让用户看到看到更好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坚持让创作价值的人能有更好的回报”,微信公众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微信公众平台一系列调整背后的两大逻辑。
多入口押注短视频
6月16日以来,iOS版微信更新带来了修改微信号、“拍一拍”、朋友圈删除后重新编辑、群聊内置接龙、微信仅聊天好友列表、头像图片90度旋转、暗黑模式手动开关等一系列“彩蛋”功能,但最大的彩蛋还是视频号的开放和升级。
目前iOS版微信已全面上线视频号,入口位于朋友圈之下,其页面也从单一的“推荐”,演变成四个信息流板块,“关注”、“好友推荐”、“热门”和“附近”,用户可以自由注册,开通后可发送最多9张图片或1分钟以内短视频。
视频号逐步放开内测的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同样在加速更新其视频功能。
南都记者了解到,微信在春节之后已对少数用户进行灰度测试,其订阅号列表之后会有一个专门的视频入口,用于集合公众号视频内容,同时上线原创视频转载以及广告贴片分成等功能,微信官方表示接下来对于关于公众号视频能力的更新迭代还会更加速。“加强视频功能是因为用户需要,创作者们也需要”,微信公众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通过微信公众号上传视频最大可以支持到2G,最高分辨率1080P,“我们过去的动作比较慢,现在要快起来了,今年从审核方面,视频能力包括声明原创、视频专辑,还有分辨率、封面等都做了很多的优化,以补齐公众平台过往在视频能力上的缺陷。”
可以看出,微信生态内已演化出两类短视频的布局。其中视频号定位于1分钟以内短视频,公众号视频则以2分钟以上10分钟以内的视频为主。
“视频号我个人觉得更多是短视频领域、偏娱乐化的内容,而公众号视频是一个栏目化的,通过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完整展现一个事情,这两个虽然都是通过视频方式来表达和传播,但从题材上是两个东西”,公众平台创作者阑夕向南都记者表示,其团队正在从微信公众号图文创作转向视频创作。在阑夕看来,与其他视频平台相比,微信的特点一是对流量的干预相对较少,二是微信搭配朋友圈组合会带来庞大流量,“如果你的一条内容或者视频能够进入朋友圈流动起来,粉丝增长会非常可观。”
上线“微信小商店”加码直播电商
大刀阔斧调整内容生态的另一边,“微信小商店”的上线进一步暴露了微信在直播电商的野心。
6月以来,有用户陆续收到来自微信团队“开通小商店”的邀请,据官方介绍,“这是一款无需开发、一键开通即可自主经营的卖货小程序,开通后,运营者可以在这里进行直播和卖货。”回顾2017年,微信曾上线一个名为“微信小店”的功能,意在服务一些没有开发能力的商家在微信上开店,“微信小商店”小程序不仅为商家提供商品信息发布、交易等基础能力,还内置了小程序直播等运营能力,全面支持商家自主开店。
目前已上线的功能有:基础的开店及经营能力,包括商品管理、店铺运营、直播管理、资金管理等;用户端更完善的购物体验能力,包括商店详情页、货架工具、直播插件等。
这被业内视为微信在直播电商领域的又一次加码。事实上今年2月份小程序直播启动公测以来,已有大量品牌商家开通小程序直播。
微信官方数据显示,4月开通小程序直播的商家数量环比提升90%,商家日均直播时长环比翻两番,商超百货、鞋服运动、美妆洗护为小程序直播三大行业,2020年至今(6月20日),购物中心、百货行业小程序累计GMV年同比增长670%。
“微信小商店”的上线意味着小程序直播卖货将从头部企业走向中小型商户,微信在加速完善其电商生态。
此外在4月底,腾讯旗下拼团平台“小鹅拼拼”小程序上线,业务模式与拼多多相近,主打用户拼团购买享受折扣;6月中旬,由腾讯小鹅拼拼开发、针对群场景的购物群工具“群小店”上线,可在亲友群、同事同学群内拼团购物并返红包。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林文琪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