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马建忠 一季度春运、春节、开工约40多天是快消品重要的销售时节,但是今年一季度饮料全行业无论是消费端的零售动销,还是生产端的生产供给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功能饮料排名第一的红牛也不例外。7月2日,华彬快速消费品集团(下称华彬快消品)透过“红牛”微信公众号对外披露上半年成绩单:华彬快消品运营的五个品牌销售额143.26亿元,完成集团年初制定的全年任务约58%。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华彬快消品全品销售额下降了约4.7%,红牛下降约3.6%,约5亿元。
具体而言,功能饮料板块合计销售额141.09亿元,其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下称中国红牛)完成销售额133.93亿元,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完成销售额7.16亿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丝水三个新品销售额合计约2.2亿元。
华彬快消品相关负责人坦言,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饮料行业整体销售额出现12%左右的下滑,华彬快消品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3月中旬以来,消费市场才持续逐月回暖,华彬快消品克服困难,在终端加大投入,努力追赶全年的销售进度,可以说形势很不寻常,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18年缓慢增长后,饮料行业于2019年稳步上升。进入2020年,全行业的品类规划、产品上市和推广活动或多或少的受到疫情影响,市场表现和份额又出现了微妙变化。依照华彬快消品此次透露的情况,据调研数据,其全品销售额在国内饮料全行业排名中上升一位,暂居第五。
中国红牛最新披露的终端数据还指,其目前已拥有60万核心终端、400多万销售网点。2020年,在加大投入后,核心终端目标将有望提高到100万家,从而促进终端动销。
对于华彬主营的中国红牛来说,目前其正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竞争。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排名前四大的企业分别为红牛、东鹏特饮、乐虎、体质能量,合计实现销售金额377.81亿元,市场占有率为88%。其中,排名第一的红牛占据57%的市场份额,东鹏特饮占据15%,居于行业第二。东鹏特饮已于今年正式启动IPO,拟募集资金14.93亿元用于业务扩张。
而这还不不包括,红牛商标之争后,红牛本身市场的争夺。去年11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对红牛商标案作出一审判决,中国红牛全部诉求遭驳回。同年12月,中国红牛则以包装侵权为由将泰国天丝旗下的广州曜能量饮料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而泰国天丝在中国也已推出红牛安奈吉。
据泰国天丝披露,去年的半年时间里其新品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售点覆盖了全国24个省、直辖市的227个城市。而为红牛安奈吉提供罐体的昇兴股份,其最近披露的2019年报显示,该公司已于2019年5月开始为红牛安奈吉产品供应空罐和提供灌装服务,第二条1200罐/分钟的灌装线2019年8月开始商业化量产,另外成都昇兴、西安昇兴也已开始为红牛安奈吉产品供应空罐,公司三大基地合计年制罐产能达10亿罐,灌装能力达7亿罐/年,2019年主要处于产能提升阶段。
好在对于中国红牛来说,今年年初也有利好消息传来。今年1月5日晚,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已驳回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即“泰国红牛”)和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申请对红牛维他命清算一案的诉请,维持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
编辑: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