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黄玮 7月2日,深圳人民银行与罗湖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稳企业保就业防风险专题讲座。深圳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邢毓静表示,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在社区基层,为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纾困,深圳人民银行创新开展了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试点工作,会同罗湖区和福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4个社区,联合政府部门、商业银行,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于6月共走访企业184家。其中有融资需求企业144家,8家银行跟进,已推动54家企业达成授信意向,其中首贷户28家。
讲座期间,邢毓静指出,对比国际经验,全国和深圳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并不差,但仍有小微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针对现状,深圳人民银行在深入社区,一对一走访的过程里发现,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中,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需求的比例不高,提出申贷且全额通过的企业约三成(34.5%)。
金融支持政策的触达率有待提升,申贷的小微企业通过率不高,全额通过仅三成
邢毓静表示,通过深入社区走访,对小微企业融资有四点发现。
第一,金融支持政策的触达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深入社区走访发现,有38.2%的小微企业完全不了解金融及地方政府配套支持政策;64.3%的小微企业不了解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84.7%的小微企业不了解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支持的优惠利率贷款;89.2%的小微企业不了解监管部门出台的疫情期间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第二,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中,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融资需求的比例不高。在小微企业中,四分之一左右的企业(25.7%)无融资需求,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占比74.2%。在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当中,超过一半(54.5%)的企业没有申请过贷款,仅45.5%的企业申请过贷款。调查显示,申贷的小微企业通过率并不高,提出申贷且全额通过的为34.5%,申请通过但部分放贷的是32.8%,申贷被拒绝的占比36.3%。
第三,有融资需求但没有银行贷款历史的企业,主要通过民间借贷、非银渠道解决融资需求。通过小贷公司、P2P等非银行渠道融资的企业占比为68.77%,通过家人、朋友、关联方等民间借款融资占比61.55%,通过银行信用卡透支或分期占比26.17%。
第四,地方政府金融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政策性担保机构数量少,融资担保费率较高。此外,区级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区级贴息政策未覆盖微型企业,区级金融机构风险代偿专项扶持计划资金池政策与市工信局风险补偿资金池政策叠加操作的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已推动54家企业达成授信意向,将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经验复制推广到更多社区
邢毓静表示,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人民银行5月以来牵头多部委出台了一揽子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其核心目的是:运用金融政策工具,通过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活下去,防止资金链断裂,防止企业大量倒闭和裁员。
她介绍,深圳人民银行为落实落细总行金融支持政策,前期在市级层面,积极与市地方金融局、发改委、财政局、工业与信息化局、科工贸信委、深圳市税务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就大中型重点支持企业的名单推送、商业银行对接以及地方政府配套金融政策支持等工作,积极开展研究,逐步落实,工作进展顺利。
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邢毓静指出,通过深入社区,深圳人民银行逐步梳理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存在的原因,并制定了针对性解决方案。深圳人民银行创新开展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试点工作中,发现有融资需求企业144家,8家银行跟进,已推动54家企业达成授信意向,其中首贷户28家。
下一步,深圳人民银行将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复制推广到更多社区,促进政银企更充分高效对接,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难题,落实好人民银行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各项金融支持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保企业稳就业的工作要求。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