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7月7日,央视网大型系列纪录片《蓝海中国·珠海篇》在珠海大剧院举行开机仪式,《蓝海中国》是国内首支海洋城市题材纪录片,珠海是拍摄的第一站。
据介绍,摄制组随后还将前往大连、青岛、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等9座城市进行拍摄。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央视网副总经理魏星,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王剑河,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龙广艳等出席开机仪式。
央视网计划拍摄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蓝海中国》,第一季从我国大陆55个沿海城市中选取10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拍摄,采用每集一城,讲述2至3个海与人、海与城的故事,通过挖掘不为人知的“冷”故事引起“热”讨论的操作手法,全面、系统地拍摄海洋的故事,展示海洋的壮阔、神秘和美丽,展望海洋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
第一季拍摄的10座城市自北向南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珠海、北海、海口、三亚,其中珠海作为该纪录片首站城市,摄制组将围绕“潮起珠海·新时代的弄潮儿”主题进行精心创作和拍摄。
珠海篇主题“潮起珠海”寓意特殊,屹立于改革开放特区建设新时代的潮头,珠海踏上新起点;2020年是第一批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珠海再出发,迎着发展的浪潮继续向前。珠海不仅积淀着海洋文明的蓝色气韵,更展现着蓬勃发展、浪起潮头的青春活力,“海洋城市”也逐渐成为珠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介绍,《蓝海中国·珠海篇》通过讲述90后的新一代珠海人用科技打造“港珠澳大桥新名片”以及珠海对海洋研究科技人才的重视、敢为人先的80后石油工人在南海天然气石油开采总站守护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澳门横琴两地居民生活工作方式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等三个新时代珠海人的故事,展现珠海的海洋文化与产业,以及城市发展进程中迸发出的新能量。
龙广艳表示,珠海因海而名、因海而兴、因海而美丽,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珠海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聚集了发展海洋经济所需的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要素。《蓝海中国》是一部彰显中国海洋城市活力和魅力,展示十八大以来海洋建设成就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蓝海中国·珠海篇》一定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珠海。珠海也将继续以蓝色海洋和湾区经济为切入点,发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的作用,为解决湾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海岛可持续开发等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提供平台支撑,推动粤港澳海洋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南都记者杨亮
编辑: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