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癫痫的发作都是抽搐、吐白沫,但如果孩子有短暂走神,学习成绩下滑或是有抽筋、走路时突然抖动或跌倒、经常性跌倒、经常性梦游、频繁呕吐等症状,家长需警惕也可能是癫痫的发作。近日,南都健康大讲堂邀请著名神经领域专家、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廖卫平教授,教大家科学应对癫痫,共绘无“痫”未来,直播获得14W+的关注。
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廖卫平教授(左)在直播中接受主持人曾姐姐的访问。
1岁内婴儿及60岁以上的老人是高发人群
癫痫俗称“羊癫疯”或“羊角风”,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我国癫痫患者约有900万,其中400万为儿童患者,每年新增加约40万患者,而其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的1.20~9.30倍。导致癫痫的病因有很多,比如出生时低体重儿、先天脑结构异常、脑外伤史、脑部缺氧史、颅内出血史、脑创伤急性期出现癫痫发作、癫痫或热惊厥的家族史。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尤其是经典的特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
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廖卫平教授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癫痫,但高发人群是儿童期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小儿以及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于儿童患者,癫痫反复发作会造成生理机能损害,癫痫的突然发作还可能引起舌咬伤、烫伤、等意外损伤,甚至高处坠落、溺水等意外死亡。除了生理上的损害,约有3~4成的儿童患者还会受到癫痫反复发作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比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降低、智力减退等,而人们的误解和歧视常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造成抑郁等心理障碍。廖卫平教授提出,大多数癫痫患者在得到控制后或治愈后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希望大家不要对癫痫患者有歧视。
药物治疗可改善癫痫对患儿的认知损害
癫痫主要以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为主,经过规范化治疗后70%一80%的患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也有少数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儿童癫痫患者家长担心抗癫痫药物会对孩子的认知功能有很大损害,而擅自换药或停止用药。廖卫平教授提醒,癫痫疾病本身以及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如果不通过规范用药控制发作,反复的发作反而会加重对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廖卫平教授强调,无需过度忧虑使用托吡酯等药物后出现的一些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并非永久性伤害,在停药或减量后即可改善和恢复。“其实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是可逆的,可通过采用低剂量用药、缓慢加量、个体化权衡等手段去控制。”廖卫平教授表示,对于儿童癫痫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长期、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擅自停药、换药会增加复发风险,导致前功尽弃,病情加重,回到比治疗前更差的情况。
如何选择抗癫痫的药物呢?廖卫平教授表示,根据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选择相对应的药物,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个基因检测后,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来选择。初始选药治疗很重要,选择抗癫痫药物时应该兼顾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
经常玩游戏会诱发癫痫
不要以为癫痫的发作都是抽搐、吐白沫,如果孩子短暂走神,喊他没反应,学习成绩下滑或是发现孩子有抽筋、走路时突然抖动或跌倒、经常性跌倒、经常性梦游、频繁呕吐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可能是癫痫的发作,廖卫平教授称他接诊的患儿中就有反复尿裤子、吸奶抽搐等为发作症状的,家长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到医院检查确认。还有一些小孩爱打游戏,受到视觉刺激而诱发癫痫。过多地食用人参、虫草等补药、包括可乐、奶茶等也可能是发作的诱因。
廖卫平教授指出,遇到癫痫患者全身发作时,要让其平卧、头侧位,以避免误吸,不要强行压制其肢体或掐人中。如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超过平时发作时间,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处理。如果是小发作也要用手机拍下给医生做鉴别诊断。最好不要让癫痫患儿打游戏,玩手机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如果想观看直播回放,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主播/采写:曾文琼
摄影:何玉帅
实习生:吴海茵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