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玉兰,与子同园;濯濯青莲,静盼君还;薇薇紫荆,与子同馨;灼灼木棉,不负华年。
7月9日,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石牌校区手球馆举行。
本次典礼仪式设立线上线下“双会场”,2020届200名博士硕士毕业生,200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主会场典礼仪式,11000余名毕业生及家长在线参加典礼仪式。
典礼仪式正式开始前,现场全体同学合唱歌曲《最初的梦想》《追梦赤子心》《凤凰花开的路口》和《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毕业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人生梦想的坚持和同窗情谊的珍视。
史上第一次云上毕业礼
校长送出一份邀请和承诺
“这是华南师大办学史上的第一次云上毕业典礼,可以说,这一切,因疫情而特别,也因疫情而难忘。”华师校长王恩科发表题为“驰而不息,行稳致远”讲话。
他说,这一场特别的毕业典礼,师生们相聚云端、隔空告别。“形式不同,但仪式不变,情意不减,云端之上,我们依然能山水相连、心手相牵。”
王恩科勉励同学们勇敢面对挑战,希望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中,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
王恩科对2020届毕业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是做永葆爱国之志的华师人。“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前锋”。希望同学们不管今后不管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要永葆华师学子胸怀家国的精神品质。
二是做常思奋进之笔的华师人。无论遇到多么艰苦的环境,多么艰难的困境,都要乐观看待,从容应对,一直奋斗不息。
三是做常笃担当之责的华师人。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将国家和人民发展视为己任,带着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奋勇前进。
“疫情原因,我们没法举行全员线下毕业典礼,未能亲手为每一位同学拨穗正冠,未能将凝聚学业的毕业证书亲自递交到你们手上,作为校长,我和你们一样有很多遗憾”。
王恩科代表学校向毕业生送出一份邀请和承诺:以后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为2020届毕业生开放,欢迎你们带着家人朋友,重返母校,再拾庆典,共叙旧情。“相约未来,每年等你,这是母校与你们的约定”。话音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线上“云毕业”线下“1+1+N”
毕业礼诚意满满
华师党委书记朱孔军为现场31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学校每年评选出100名本科毕业生荣誉奖学金获得者,授予“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评选出100名研究生为“曾永裕奖学金”获奖者,授予“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为每一位毕业生准备了毕业纪念卡。毕业纪念卡内有朱孔军书记和王恩科校长的毕业寄语和亲笔签名。
受疫情影响,华南师范大学今年典礼仪式主要以线上“云毕业典礼”的形式举行,线下采取“1+1+N”模式,即主会场毕业年级学生代表参加“1”场毕业典礼+“1”场学位授予仪式+各学院组织的“N”场典礼仪式。
各学院精心准备毕业礼物。地理科学学院为毕业生准备了5个“一”定制礼物,即一套定制学士服、一个定制戒指、一张定制卡片、一把定制扇子、一个返校健康包。
文学院为毕业生送上毕业大礼包,内含一套寓意着“华师毕业”的学士服、一个寓意“中文人”的钢笔、手账本套装以及一个寓意“纪念”的名字印章和一个专属华师人的校训金属书签。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为每个同学定制了用激光打印的“光联万物、电御未来”字样和院名logo的专属印章。
经济与管理学院将本科四年的学习课本制作成特殊展板,共同回忆大学的学习时光,地理科学学院设计“大学月历”记录2016级经历的重要时刻,留言板留下16级的专属回忆。
毕业生说
“今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和同学一起化了美美的妆。我们非常非常幸运。”华师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谭依依对南都记者说,这次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参加线下典礼,很是开心和激动,一大早就开始精心准备。“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正式的一次仪式。”
谭依依说,毕业后将去深圳幼儿园从事幼儿园教研工作。“今年我们班上同学找工作都很顺利,有的同学手里拿了三、四个offer。”
“祝老师们健康快乐,祝同学们找到理想工作,祝母校越来越好。”华师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百灵,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来自塔吉克斯坦。百灵告诉南都记者,毕业后将回国从事中文翻译或老师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贺蓓 通讯员万宗节 杨柳青
摄影:南都记者梁炜培
视频:拍摄/剪辑:南都记者贺蓓
编辑:贺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