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严肃查处商务楼宇宽带垄断问题》公告,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党中央、国务院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推出了包括“降低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在内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部分物业、代理商的违规行为,推高了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的宽带价格,严重损害了宽带用户合法权益,明显增加了企业经营负担。下一步工信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全国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专项整治工作。
针对近日社会反映的部分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宽带被物业、代理商“卡脖子”的问题,工信部要求当地通信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抓紧调查核实,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整治、予以严惩。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商务楼宇宽带垄断问题正在加剧,影响到提速降费进程。据了解,一些写字楼建设方在建设初期就选定一家电信运营商作为独家合作伙伴参与写字楼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签订排他协议,以此垄断园区内的宽带服务。这让企业无法办理其他运营商的宽带,企业要交比正常价格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高昂宽带费。另外,物业还巧立名目向网络接入服务商、企业用户收取其他费用。主管部门在一些建筑项目竣工验收时,并未对宽带接入问题进行严格检查,对宽带接入中的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不大。此外,电信业务经营者资费公示不规范、物业服务企业部分机房线路混乱等问题时有发生。
有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商务楼宇宽带垄断问题,运营商也很头疼。由于宽带需要沿楼宇而建,涉及到产权问题,运营商进入商务楼宇内运营,还需要得到物业的许可,如果碰上一些“难缠”的,就可能需要一笔额外的费用——不仅要管道租金费,还要业绩分成。
针对商务楼宇宽带垄断顽疾,早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发文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商务楼宇宽带垄断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基础电信企业等不得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等达成任何形式排他性协议或约定,保障各企业平等接入、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有关宽带垄断的投诉不胜枚举。去年5月就有上海某高科技园区一家企业在黑猫投诉称,物业联合某企业垄断三大运营商业务乱收线路维护费和管道占用费,一根宽带或者光缆的管道占用费就要价2000元,如果企业自己找运营商就要加收线路维护费20000元/年,“很多企业都因为业务,就需要忍气吞声。而且拨打123456投诉都不能解决。”
无独有偶,今年4月,深圳某港深国际中心一家企业也投诉称,代理商与某企业联合物业霸权垄断宽带业务。该代理商在港深国际中心接入10条100M光纤,强制分装给商户,与物业霸权联合。仅允许商户安装该代理商宽带业务,500M每月399元,质量奇差,价格奇高。商户咨询当地营业厅得到的反馈却是无法解决,只能选择该垄断代理商。
特别在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高昂的宽带费用更是让企业苦不堪言。
南都记者注意到各地开始重视该问题。按照北京市通信管理局2020年的公告。北京通管局自2019年4月以来,通过政策解读、专项整顿、联合检查、行政约谈、行政处罚等多种措施开展商务楼宇宽带垄断治理工作。截至目前,通过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多种渠道共收集违规线索200余条;行政约谈涉嫌违规企业近50家;行政处罚违规企业3家。这一系列举措有效规范了北京市商业、办公类建筑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的秩序,保障了企业及公众电信用户的自由选择权。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 实习生钟丽珊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