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怎么立意?华附名师:不要强加“辉煌大尾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0-07-13 10:20

4.png

第04期:立意,真的不能强求 

一篇文章,没有偏离题意,选了合适的材料,有了生动的语言,这之后,还应该结合题目点明材料的价值,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的立意。

华南师大附中老师葛菁认为,立意能有多高,真的不能强求,你想不到更高更远,就不要扯开去,但很多同学非要纠结于这一点,不满足简单的立意,非要给文章画上一个辉煌的大尾巴,结果导致材料和立意脱节,得不偿失。 

其实,你完全可以把材料和你高大上的立意之间搭上充分的台阶,使你的思考不显得脱离突兀。这里也提供两种方法: 

(1)用你的思考娓娓引出更加深远的立意

例如章文巧同学的这篇文章《挥手自兹去》,前面的选材并未见新意,写的是小学毕业告别小学校园小学生活,但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挥手告别的不只是校园,还有这校园里记录下了六年来三千三百多万秒的我。其实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不断的离别这上一个瞬间的自己,每一个瞬间的自己都有着不一样的思想性格,但是改变太过微弱了,我们也从未好好的去和曾经的自己说再见。如果不是要离别这个校园,也许我也不会在这一草一木中回想起过去的自己。我忽然觉得身后出现了无数个不一样的自己,她们在目送我。我没有回头,因为告别过后,这个瞬间的我,将重新出发。” 

这段文字用豁达的态度点明了离别的意义和赋予“挥手自兹去”与众不同的解读,文章面目为之一新。 

(2)由此及彼,使深远的立意有普适价值

例如张瀚文同学的这篇《亮点》,前面完整叙述了本不知自己身上有什么亮点,但在一次单词比赛中被同学肯定“反应很快”。然后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又想起,在足球比赛中,我作为门将挡出不少射门;跑步考试中总能在听到哨声后第一个从人群里冲出去;甚至还有一次我拍掉了斜后方飞来的球,保护了身边的朋友。大家经常夸我反应快。想到这里,我为自己感到自豪。或许,我身上还有不少其他的亮点等待着我去发现呢!” 

如果没有这一段联想,“别人肯定‘我’身上的亮点是‘反应快’,而‘我’一直没有发现”就会显得单薄缺少说服力,加上之后,文章的最后一句点题就水到渠成了。 

文章的立意最好在落笔前就确定,这样就可以让整篇文章的叙述有了方向,有重点有逻辑有条理地把立意逐渐引向深入。 

点击收听《立意,真的不能强求》


指导: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语文科科组长、中学高级语文老师葛菁

监制:尹来

制作:南都记者 梁艳燕 贺蓓 邹琳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0广州中考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