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江西省鄱阳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多处圩堤出现险情。7月13日,南都记者前往鄱阳县饶河联圩抢险现场,从驰援当地的部队处获悉,该段圩堤段长达42公里,保护着约12万人口、10万亩良田的村庄,目前该段的水位已超警戒水位3.6米。
据悉,7月11日凌晨6时,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迅速集结队伍,紧急出动官兵1500余人,采取摩托化机动方式,火速驰援江西鄱阳县,投入抢险救灾。
经过1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7月11日17时许,该旅抗洪抢险车队顺利抵达鄱阳县,简单的休整过后,官兵们分为6个梯队马不停蹄奔赴各抗洪一线。当天夜里,150余名官兵针对点位出现的险情,立即展开了消除管涌、加固堤坝等工作。
7月13日,在鄱阳县饶河联圩,73123部队营长陆光印向南都记者介绍,“我们7月11号晚到达所在任务区域,我带着三百名我营官兵,负责共42公里的饶河联圩的应急处置。“抵达当晚,该梯队连夜处理泡泉至次日2时,奋战两天一夜,共处置完成13处泡泉。
陆光印介绍,泡泉容易发生在岸堤土质松软段,发生后有会演变成管涌的危险。“就像沙漏一样,下面地势低,压力小,上面压力大,水往下压,再慢慢往上渗,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小的喷泉。如果及时不处理的话,下面就会越来越扩大,直到把下面的河堤质慢慢掏空,形成管涌,就非常危险了。”
7月14日,他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队伍正清整河堤杂草以便于尽早发现险情,及时排除。一旦发现隐患点,将第一时间向地方专家汇报,勘察、评估完毕后,再指挥作业。
陆光印表示,该河段水位已超过超警戒水位3.6米,达到22.69米。圩堤保护着约有12万人口、10万亩良田的村庄。“如果接到转移命令,我们会协助进行群众的转移和疏散。”
据介绍,这支队伍曾参与1998年江西九江抗洪、2016年福建闽清抗洪等任务,涌现出“抗洪模范营”、“抗洪英雄”刘景泰等先进单位和人物。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实习生 郭美婷
摄影:南都见习记者 杨峰 发自江西鄱阳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直击2020多地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