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和算法帮助企业获客,这家公司获阿里投资后又融资1.2亿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0-07-15 10:55

7月15日,智能销售SaaS服务供应商探迹科技对外宣布完成1.2亿元B轮融资。这是该公司自2018年获启明创投、阿里巴巴的4千万投资后的新一轮投资。

谈及融资后的发展规划,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EO黎展表示:“未来我们一方面将回归商业本质,以产品和服务驱动业务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将利用这笔资金继续夯实基础,广泛吸纳人才,巩固竞争优势。”

 

企业服务引投资热,智能销售成企业突破点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互联网投融资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二季度的投融资交易主要集中在企业服务、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领域。以远程办公为代表的企业服务软件如钉钉、飞书、企业微信等在疫情期间收割了一波用户,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注意。二季度,企业服务稳坐一季度以来的投融资笔数头把交椅,投融资达58起。

探迹此次1.2亿元B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启明创投跟投。本次投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翟佳亦表示非常看好企业服务市场。“To B领域正成为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的增长点,传统ToB销售模式已经逐渐到达天花板,智能销售将成为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尤其随着中国企业数据不断开放和AI技术的成熟,数据智能在To B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公开资料显示,探迹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全面提升To B企业销售效率和业绩的公司,目前服务了超过4000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分众传媒等行业巨头。

探迹2016年9月19日获得九合创投的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2017年又获得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臻云创投、宏利创投等投资方的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投资;2018年8月28日则获得由启明创投、阿里巴巴投资的4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

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TO陈开冉透露,去年年终探迹估值已超过10亿人民币,而近年来每年业绩增速都在三位数以上。

谈及融资后的发展规划,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EO黎展表示:“未来我们一方面将回归商业本质,以产品和服务驱动业务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将利用这笔资金继续夯实基础,广泛吸纳人才,巩固竞争优势。”

 

以AI和算法构建客户画像,将数据嵌入销售流程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智能销售服务提供商,探迹不仅提供SaaS软件服务应用模式,更致力于用数据结合AI帮助2B企业从被动型获客转变成主动型获客,同时关注帮助企业构建客户画像跟模型、打通全流程销售工作的环节。 

tanji.png

融资沟通会现场:探迹科技产品总监黄俊强和CTO陈开冉 

探迹科技联合创始人兼产品总监黄俊强向南都记者介绍,以前线上获客基本都是靠投放广告。但这种方式是根据用户的点击和关注来定位的,局限在于很难进行优化,收集的信息数量亦有限。另外一个局限则是越来越多的流量也会被分散和割裂。

“探迹本质上是帮企业提升获客效率,用数据跟AI的结合。不仅是给客户展现数据,更多地是帮客户来去构建他的模型,告诉他哪些客户是优质的客户,哪些客户是你潜在的客户,但你还没有发现,给你推荐。”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TO陈开冉向南都记者介绍。

不同于启信宝、天眼查等产品主打工商信息展示,探迹将重点放在智能销售上,采集的信息和数据也涉及到更大范围。“今天只拿工商数据是满足不了销售使用的,因为没有办法嵌入销售流程中,而没有产品作为载体就意味着没有触达,这是本质上最大的区别。比如说企业有没有做推广、线下店铺、线上淘宝店、1688店铺,这类数据的业务属性是非常强的,可能跟征信没有太大关系,但与业务的经营开展息息相关。”黄俊强提到。

此外,黄俊强表示,除了工商信息以外,探迹也更关注怎么去提取、加工核心的业务相关信息,也更关注怎样将数据赋能到企业的销售场景和销售流程里。

“举个例子,今天对于一个门窗的厂家而言,如果我想找客户其实特别简单,同时是做门窗业务的、销售的公司但不是厂家,我用这些维度一组合,基本上门窗的经销商都是我的潜在客户了。接下来就看门窗经销商的量级是多少。这种数据很关键,但工商数据是做不到的,比如用注册资本来判断该企业是否生产是行不通的,更别说用这类信息区判断全国1.8亿的市场主体。到了这种维度,我们得跟做门窗的厂家销售学习到这个东西,再把它标准化,用AI和算法加工生产出来。”

 

疫情触发中小企业线上获客诉求

探迹科技创始人兼CTO陈开冉透露,除了对行业巨头提供服务,中小企业在探迹的服务中亦占到70%的比例。而今年来疫情对采取传统获客模式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冲击,中小企业急需转变新的获客模式。

“很多以前参加展会的获客模式已经不行了,疫情的来临会让很多中国2B企业关注怎么去实现新的获客,如何通过新的获客模式保证团队的业务开展,去穿透整个经济的周期和疫情带来的影响。”黄俊强提到。

在此情况下,绝大部分的企业开始将销售体系的线上线下结合。探迹的做法是抓住该市场诉求帮助企业主结合数据与AI来赋能产业。

此外,一并受疫情影响的还有外贸企业。“如果要快速的转到内贸,外贸企业的渠道、客户在哪里,怎么样可以做到快速的转型都是需要考虑的。探迹接触了不少转内贸的外贸企业,有非常多的客户在一个季度内实现了转型。未来我认为国内市场在客户诉求、获客效率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陈开冉提到。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林文琪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