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你知道安宁疗护吗?自2019年5月,深圳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以来,深圳制定了《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全面稳妥地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2020年6月24日下午,深圳市卫健委召开深圳市安宁疗护服务试点推进交流会。会上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市及试点汇报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自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中突出的亮点。
近日,南都记者从深圳市卫健委了解到,为在深圳市医疗系统及全市范围内整体推广安宁疗护理念及全面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深圳市选取了积极性较高且有一定工作基础的9家医疗机构作为市级试点单位,同时要求10个区确定试点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同步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目前9家市级试点单位、15家区级试点单位已经完成了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安宁疗护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中。
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医护人员来到龙岗的一个城中村。为一位居家的乳腺癌晚期病人提供服务。图为病人正在测量血压。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父母决定放弃有创治疗
让孩子能够平静地走
2017年,4岁的圆圆(化名)被诊断为白血病。刚开始在广州治疗,后慕名来到中山七院儿科求医。2019年12月,圆圆入住中山七院儿科,此后多次在儿科住院治疗。这次住院,圆圆的病情更加严重,化疗药物对她的身体损害非常大。
“一打化疗就感染,就要上管、插机什么的,综合考虑之后就决定不化疗了。这几年各种办法我们都试过了,每次治疗都会带给她很大的痛苦。看着孩子受苦,我们也很难过,希望孩子可以少一些痛苦。”圆圆的父母几经挣扎,还是决定放弃有创治疗,让孩子能够平静地走。
4月24日上午,圆圆正式入住医院消化二科安宁疗护病房。5月2日是圆圆七岁的生日,一直以来,圆圆特别想办个生日会。医院安宁疗护团队了解到圆圆的心愿后,决定帮她完成这个心愿。
4月29日,医院提前为圆圆举办了一场生日会。“孩子今天很开心,她想办个生日会很久了,非常感谢你们精心给她准备生日会,帮她完成心愿。”生日会当天,圆圆妈妈说道。
中山七院是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单位之一。自2019年7月第一位安宁疗护服务对象入住安宁病房至今,医院已收治安宁疗护服务对象16人,圆圆是年龄最小的安宁疗护服务对象。虽然圆圆才七岁,但医务人员希望能够提高她的生命质量,让她人生最后一程能够走得更加安详。
圆圆转入安宁疗护病房后,医务人员每天都到安宁病房了解圆圆的身体情况。此外,安宁疗护医疗组、护理组、人文与社工组也齐心协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营养支持、社会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帮助。为了舒缓圆圆住院的心情,每天下午,安宁疗护团队会推着圆圆到医院楼下散心。此外(删除),医务社工也积极帮助圆圆的父母申请相关救助,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
在办完生日会大概一个月后,圆圆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深圳各试点单位开展
多种安宁疗护模式探索
“我们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就是希望能够在患者临终前给予他们更多关怀。中山七院致力于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同时,也积极关注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这是中山七院作为一家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的社会担当,我们希望能够借此传播正向的生命文化。”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说。
除了中山七院,深圳其他试点单位也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立足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探索。深圳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调研员许月琴介绍,目前开展的有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的“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四全照顾”模式;福田区卫健局主导的依托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养老机构和社康机构的三级安宁疗护服务架构,探索将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借鉴香港以及国际经验探索的“‘不是等待死亡,而是拥抱生命’安宁疗护医疗联盟1+n新模式”;深圳市二院借助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三名工程团队的资源,联合福田区二院,探索“立足区域医疗中心、联动基层医疗集团、延伸至居家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等。
“通过各试点单位工作的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和扎实推进,一方面体现各试点单位各具特色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目标任务的扎实推进。”许月琴说。
医院会先给患者做评估
一般分为三类情况
2018年,龙华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宁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主任培训班学习,学习回来后,李宁就在科室开展安宁疗护工作。目前科室有3名医生、2名护士拥有安宁疗护培训资格证,仅今年上半年,就为18名终末期患者做了安宁疗护服务。
经过一年多安宁疗护工作,李宁发现,每个病人每个家庭的心理、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不一样,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不一样,最终要做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只有医生跟患者及家属去积极的沟通,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
李宁介绍,在接诊安宁疗护服务对象时,医院会先给患者做评估,一般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没有进行过抗肿瘤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有一定经济条件,身体状况还允许做抗肿瘤治疗,医护人员需要积极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去进行肿瘤治疗,临床中这种情况不在少数。第二类是,经过抗肿瘤治疗后,没有什么治疗价值了,但身体状况还没有到要入住医院,可以在做好对症处理后,带着方案回家处理。为了这类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需要与社康合作,建立家庭病床。第三类是真正进入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除了在医院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需要跟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
目前,李宁带领团队正在积极推进与社康的合作,也就是针对第二类患者的居家服务。“目前这个信息系统在做,患者回到家中后,可以转入社康,有家庭医生接诊,同时有专科医生、家庭医生同时看诊。”李宁说,这项服务预计国庆后就能开展。
将生命教育纳入学习教育体系
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
龙华区中心医院对安宁疗护服务的探索在深圳不是孤例。在深圳市安宁疗护服务试点推进交流会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孙美华对各试点单位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她提出,下半年要将生命教育纳入学习教育体系,依托安宁疗护专家委员会,制定切合深圳实际的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和规范。并探索建立安宁疗护打包付费制度,在市级试点单位工作开展基础上,开展安宁疗护打包收费支付标准设计研究。
孙美华希望,市区两级根据安宁疗护试点方案,按照各部门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中拟定的职责,开展工作督导,并协同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充实安宁疗护服务内容。
声音
“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从而正确对待死亡”
龙华区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宁希望,国人对死亡的认知可以更豁达一点,常年在肿瘤科工作,如今做安宁疗护工作,李宁发现,有的患者到了生命终末期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都是家属在代替患者做决定。“患者有知情权,我的生命我做主,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从而正确面对对待死亡,直到生命的终末期,有尊严地离世。”李宁说。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