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热闹非凡,在来宾的见证下,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简称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
揭牌仪式现场。
此次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的揭牌是白云区积极推进“中医长廊”建设项目的重要一步,将有效填补白云北部省级医疗资源不足现状,接下来将打造成具有岭南鲜明特色的综合性中医院,承担起服务周边50多万常住人口的综合医院功能,及时补充白云北部人均优质省级中医药医疗资源的不足,并力争完成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的目标。
打造“百姓医院”,实施“南拓北进深耕”布局
白云区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全区三甲医院少,白云北部更是缺乏省级优质综合中医院,群众对高质量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大。
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刘南院长表示,托管白云区中医医院,是白云区政府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重要讲话的具体实践,也是广中医一附院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打造“百姓医院”,实施“南拓北进深耕”布局,将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让老百姓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的重要举措。
更名后的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将按照“大综合,强专科”建设思路,根据辖区内群众的健康需求,打造成具有岭南鲜明特色的综合性中医院,承担起服务周边50多万常住人口的综合医院功能,及时补充白云北部人均优质省级中医药医疗资源的不足,并最终完成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奋斗目标。
揭牌仪式现场。
刘南介绍,接下来将利用总院的管理人才,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等技术,帮助白云区中医院提升综合实力,为建设白云中药强区,提升白云区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地理优势,打造空港急救中心
早在今年5月25日,白云区人民政府与广中医一附院签约,委托广中医一附院管理区中医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经过近2个月的调研对接,广中医一附院派出的管理精英团队进驻该院,对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规范。
“首先派出总院骨伤中心、康复中心、肿瘤中心、脾胃病科、妇科和一外科(泌尿外科)作为第一批技术对接专科,毫无保留地输出医疗技术,随后再进行全专科覆盖对接......”
据了解,前期总院派出了8个工作组进行调研,就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制定发展规范,接下来将派出第一批专业对接团队,包括骨伤科、肿瘤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代表,作为对接的技术团队,与总院保持紧密联系,学习总院的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深化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能。
技术方面,通过名医出诊、查房带教、优质资源共享、畅通“双向转诊”渠道等形式,提供人才、管理、技术、教学、培训、科研等支撑,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打造一批具有岭南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全面提升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刘南透露,白云区人和镇处于空港范围内,接下来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打造空港急救中心,也将派出肿瘤、妇科等优秀专科专家来出诊,“原有的白云区中医院也不乏重点专科,包括骨伤科、康复科等,未来,在满足综合医院要求等同时,也将突出打造医院的特色专科。”
老百姓不出家门口也能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作为医院的特色门诊之一,在医院的康复诊疗室内,护士长苏秋云正在帮患者做“火龙灸”,铺着毛巾的后背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艾绒,在酒精的作用下瞬间被点燃,“着火”的后背让旁人看的有些目瞪口呆,“后背会太热吗?如果会请告诉我一声。”苏秋云在一旁认真的观察着患者的情况,“有些热了,后背感觉有在出汗。”此时,苏秋云拿起了毛巾,熟练地把火苗盖住,随后用手掌一点点按压,此时患者发出了放松的呼气声。
护士长苏秋云正在帮患者做“火龙灸”。
一侧的理疗床上,护士正在帮邝伯做火龙罐理疗,在腰背位置滚动走位的火龙罐和一般的玻璃火罐似乎有些不同,护士介绍,这医院里的一个特色疗程,这个疗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比较舒适,感觉不到太多的疼痛,适合每天进行,能够有效缓解腰背部的疼痛,还能针对不同的症状,也能选择不同的部位和手法。
邝伯分享,“我家住在人和镇,从家里到医院大概是两公里的距离,两、三站公交车就到了。”邝伯分享,因为腰椎问题,常年需要到医院做理疗,每次一做便是一周到时间,由于腰椎影响行动不便,综合考虑后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医院做治疗,从去年开始已经在该医院接受了3次治疗,效果还算理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陈光星副院长则表示,白云区常住人口多发展速度快,然而在白云区北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还是比较缺乏,通过托管等形式,提升白云区医院等综合实力;通过打造成一所集急救医疗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康复中心和院前急救转运中心于一体,畅通与总院消毒中心对接通道的具有鲜明岭南中医药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并通过名医义诊、健康讲座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方式,培养辖区居民中医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看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云宣、潘玉菲
图片:南都记者 郑雨楠
编辑:郑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