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500万!佛山潭洲会展六大计划,剑指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7-23 21:30

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无柱室内展馆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最高层高23米、轻松容纳1000吨吊车……日前,2020佛山(潭洲)国际陶瓷展正在举办,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共设十大专业性主题展馆,是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国际性专业陶瓷展览会。

规模庞大的潭洲会展背后,牵连着怎样的会展发展定位与布局?会展业与佛山的产业、城市如何互融互促?7月23日,潭洲会展品牌战略发布会同时在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主办方介绍,致力于打造“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的潭洲会展,将构筑集会展、制造业总部基地、工业互联网、商贸、TOD枢纽和绿色休闲宜居生态,六位为一体的“会展+先进制造+新基建”潭洲会展生态圈。

 

微信图片_20200723210116.jpg

微信图片_20200723210122.jpg

布局:

六大行动计划,打造“会展+”生态圈

潭洲国际会展中心2016年成立,以“工业会展”为核心定位。对于潭洲会展战略布局,举办方介绍,将借助六大行动,以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打造中国“会展+”的新模式和生态圈。

举办方介绍,六大行动,包括政策扶持、配套建设、特色服务等。7月1日,《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 管理委员会促进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招展办会资金扶持办法》正式施行,重点针对工业专业展会,推出“1+10叠加式补贴”,单场展会最高补贴达500万元。

在配套方面,佛山正在打造作为广佛极点核心的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在建拟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升级项目共101项,总投资3500多亿元。其中,直接或间接为潭洲配套的项目有数十项,投资数百亿元。

还推出“会展+先进制造+新基建”实施计划,重点推进“一馆两平台”和5G工业应用示范展馆新基建项目,包括在潭洲会展中心建设国内第一家未来工业展示体验馆;建设潭洲智慧工业会展云平台;建设潭洲工业赋能服务云平台等。

在服务方面,将提供特色化全链条“会展+”服务,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时推出展馆特色服务,包括保险、金融、法律法务、知识产权保护等。

打造“会展+”平台,以“双联盟+一学院+一论坛”,即以中国工业会展联盟、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潭洲论坛等,推动产业联合和资源整合,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聚焦工业,实现潭洲会展的“785计划”,即工业类展会数量占比在70%以上,工业类展会营收占比在80%以上,工业类细分市场展会覆盖面在50%以上。

“潭洲会展将以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为载体,构筑集会展、制造业总部基地、工业互联网、商贸、TOD枢纽和绿色休闲宜居生态,六位为一体的‘会展+先进制造+新基建’新蓝图。”举办方表示。

 

定位:

契合佛山特色,打造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

会上成立中国工业会展联盟,还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会展行业协会代表等开展高端对话,纵论潭洲会展的发展定位和优势;全球“再工业化”及后疫情时期,佛山潭洲“会展+”模式如何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

在谈到中国工业会展联盟成立时,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教授刘松萍表示,佛山基于自身产业定位、城市定位,打造“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这需要有一定的落地举措,中国工业会展联盟即是其一,不仅把会展公司、行业协会,还包括将一些科技公司等聚集起来,发挥平台作用。“希望借助联盟的资源整合,通过会展,对科技创新、产业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政府对潭洲会展定位的重视,把它放在促进工业会展的重要抓手来抓,是做好潭洲会展品牌的一个重要基础。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城市、会展场馆密集,佛山能够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表示。

在袁再青看来,潭洲会展与其他城市会展差异化发展,它依托于当地经济,同时依托于中德工业服务区,把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两种力量投入到工业会展的发展中,把国内国际的工业会展资源,特别是德国的工业会展资源结合起来,另外,场馆建设、硬件建设,从一开始就定位于特色工业会展,所以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会展品牌,比如陶瓷展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原所长任兴洲谈道,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后劲十足,这里有庞大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建设,有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物流能力,有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等。“佛山会展业在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规划、政策支持下,将会探索出会展业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举办潭洲国际陶瓷展,增强了企业尤其是佛山企业的信心。来参展的企业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展出,不仅展示企业本身,而且可以通过比较、竞争,看到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不足在哪里,共同提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办展,能聚集企业力量,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新明珠陶瓷集团董事长叶德林说。

 

建议:

培育本地会展人才队伍,基于差异化打造品牌

对于潭洲会展发展的建议,袁再青表示,潭洲会展要着力培育本地的人才队伍,做大做强专业的会展公司、会展人才队伍,加强与国内国际会展人员的交流,将更多好的展会吸引过来。同时,还要进一步培育工业会展品牌,将本地的工业展会做大做强,吸引国内重要工业展会的举办方来办展,拓展会展的朋友圈和资源,还包括把国际会展的重要力量吸引过来。

“佛山发展会展,面临会展业发展定位和目标的挑战,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挑战,城市管理水平的挑战,会展溢出效应的挑战,营商环境的挑战。”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名誉主席陈先进建议,佛山发展会展业,要聚焦要素流动,构造区域会展错位发展格局;创新展会变革,发挥数字化等技术的赋能作用;对标国际惯例,建立互补合作的竞争优势。

刘松萍说,潭洲会展周边配套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大湾区会展经济竞争比较激烈,佛山如何突围?所以还需要充分结合佛山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从差异化方面突破,将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的的品牌做强。”

“佛山会展要着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展览,办出风格,避免同质化。同时,打造品牌会展,坚持一定的原创会展产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提高国际会展的举办能力和水平。还要运用现代化理念办好会展,运用新技术,线上线下结合,创新会展新场景和新模式。”任兴洲建议。

 

采写、拍摄:南都记者刘军艳

 

编辑:刘军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