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7月26日下午,广州市教育系统组织了专家老师对今年广州中考的各科试题做了分析。
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余伟点评本次广州中考语文时划重点,今年广州中考,语文科试卷命题在素材选择、情境设置、语言实践、名著阅读以及对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呈现传统文化魅力多,聚焦生活情境多,阅读考查特色多,作文考查点位多四大亮点,提醒学生要感知传统文化,热爱现实生活,注重阅读积累,弘扬主体情怀。
点评人:余伟(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一、传统文化魅力多,要感知传统文化
本次试题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如课内外文言文材料均选自《史记》,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注重彰显本土文化。广州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本次试卷的材料,选取了有关广福戏台、小区微改造、广府灰塑等内容的文本,文字充满生活趣味与文化气息,可读性强。多关注传统文化,多感受家乡文化,是今后语文学习的一个趋势。
二、聚焦生活情境多,要热爱现实生活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试卷中注重体现实践性,既是学科特点的要求,也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本份试卷在试题命制上的突出特点是关注生活,重视设置情境,提出任务,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进行阅读和表达。如语用题,以有关广福戏台的阅读材料设置情境,让学生拟写对联,所写对联既要符合写作基本要求,又要贴合情境;又如古诗默写,选取学生熟悉的诗词归纳学习活动创设情境,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再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让学生读完文本后思考“广府灰塑”能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理由,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用,做到学用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三、阅读考查特色多,要注重阅读积累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阅读中获得感悟与启发,可助力初中生文化素养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试题一共选取了五个阅读文本,涵盖了文言文、古诗词、信息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命题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品质,设制灵活,颇多亮点。试题综合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鉴赏分析能力、思想与情感的感受能力、文本的品读能力和领悟能力以及阅读的思维品质等。题目设制方面稳中有新,如:课内外文言均出自《史记》,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关联了教材内容,综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及相关的思维品质。
四、作文考查点位多,要弘扬主体情怀
本次作文题目是“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延续了近几年广州中考一贯的命题风格,体现出“求真实,寻大我”的突出亮点。
先说“求真实”。作文题目不设置审题障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能从日常生活中表达真正有个性的见解与感悟。作文题体现出广州市一贯追求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理念。“我能为你做点什么”是一个征询式的、带有表达交流愿望的句子,“我”和“你”是互动交流的双方,作文中的事、情、理都是在“我”与“你”之间因某种关联而发生与发展。“你”这一代词,既可以代入个人,亦可以代入集体,也可以代入抽象的事物。题目中的“能”有两重意思,一是自己的能力可以胜任,可以完成;二是征询意见,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或为实现愿望作深入思考、审慎分析。
再说“寻大我”。命题秉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表达的是“我”对他人的主动关心,愿意为他人服务、为他人努力、为他人工作。作文题目站在学生的成长立场,引导考生回顾、体验他人为自己、自己为他人、我为社会、我为理想而付出等优秀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学会主动关心、包容体谅他人,乐于奉献集体、社会的美好情愫,力求与人为善,和谐共进。
写作是一个挖掘、整理、反思、提纯生活的过程,优秀的作文题目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将善的、美的价值追求融进写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人格修为,并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行为的自觉;在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邓安晴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编辑:叶斯茗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0广州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