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山新增就业2.45万人,失业率2.35%低于省控目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0-07-30 19:02

南都讯 记者萧倩苑 7月29日,中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援企稳岗就业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山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办公室主任吴海文介绍中山市就业形势并解读“六稳”和“六保”政策。据了解,上半年中山新增就业2.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低于3%的省控目标。同时,市内五所高校平均就业率约62%。

微信图片_20200730111109.jpg

好消息一:失业率低于省控目标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整体就业走势前低后稳。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稳就业举措全面落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升温,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低于3%的省控目标。

吴海文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和“六保”之首。面对疫情冲击,中山接连出台了《中山市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意见》等,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以九字诀确保全市就业大局稳定。以“稳、拓、促、撑、保、提、托、强、优”九字诀,更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促进各类群体就业。

 “稳”是指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扩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受益面,用好用足促进就业的吸纳补贴、培训补贴等,综合发力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存量;“拓”是指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持续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促”是指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积极开发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促进劳动者就业潜力加速释放;“撑”是指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实施力度,撑扶创业者发展,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保”是指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强化精准帮扶,强化政策保障;“提”是指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支持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以训稳岗、以训待岗,让更多劳动者提技能、好就业;“托”是指加大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力度。扩大失业保险托底保障范围,建立失业人员实名制台账和定期联系制度“强”是指强化就业服务供给。实施重点用工企业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加强“村企”、“园村”、“校企”招聘对接,深化省内外劳务合作;“优”是指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研判机制。优化就业失业登记系统,健全就业形势研判机制,同步制定应对措施。

好消息二: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每人3000元

中山重视毕业生就业。吴海文介绍,在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2020年中山市生源高校毕业生近1万3千人,在我市就业毕业生总量超过3万多人,目前,市内五所高校平均就业率约62%。

目前,中山出台《中山市促进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从招聘活动、就业引导、民营企业用工支持、创业扶持、实名制跟踪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十项促进举措,推进毕业生就业“十大行动”,并对高校毕业生报到、接收、档案、人事代理、落户等服务实行“打包办”“网上办”,提供一站式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对新招用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在就业、社保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补贴,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求职创业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3000元,范围扩大至毕业2年内,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以多种方式实现灵活就业。

好消息三:帮扶就业困难人员,上半年692人再就业

除了毕业生外,中山还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将受疫情影响连续失业3个月以上人员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落实政策扶持,全力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服务。比如东区积极探索“公益+就业+服务”模式,以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试点,打造社区公益互助平台“邻舍衣物银行”,通过开发公益岗位,让就业困难人员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就近就地灵活就业。近年来,中山市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情况持续改善,2019年1280人实现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2020年截止到6月底,692人实现再就业。

此外,中山人社部门紧贴社会热点,协同各镇区人社分局、市内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方式方法,直播带“岗”,得到求职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现已举办各类网络招聘会230场,4.6万多家企业提供岗位43万个,成功就业12万多人。同时推进用工余缺调剂,指导企业“共享员工”。为解决企业受疫情影响引起的用工“冷热不均”,人社部门加强全市企业用工调剂,引导企业通过共享员工解决阶段性用工问题,同时加强劳动关系指导监察,保障借出企业、借入企业及借用员工三方合法权益。

编辑:侯玉晓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