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开发表文章表示,香港继今年首季GDP负增长9.1%后,第二季仍负增长9%,如今在“第三波”疫情影响之下,第三季经济也许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如不能尽快有效控制疫情,稳住经济将会无从谈起。
南都此前报道,8月1日,香港卫生署和医管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香港新增125宗确诊个案,124宗本地个案中,约45宗暂时未找到感染源头。至此,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396例。
陈茂波指出,在确诊病例数占全球总数四分之一的美国,经济正陷深度衰退,GDP继今年首季按季负增长5%后,第二季萎缩幅度达到32.9%,是历来表现最差的季度。法国上季经济按季负增长13.8%,德国则负增长10.1%。
陈茂波表示,香港方面的经济情况让人忧心。继今年首季GDP负增长9.1%后,第二季仍负增长9%。旅游业受疫情困扰而陷于停顿,第二季本港服务输出急跌46.6%。财政资源始终有限,无止境的政府援助与纾困不可能是长久之策,更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表示,香港6月份疫情曾稍为缓和,市民略为恢复日常生活出行,零售业销售货值跌幅随即由5月份的32.9%,收窄到6月份的24.8%——疫情可说是经济活动的最大制约。
陈茂波认为,7月香港的疫情出现第三波暴发,第三季经济也许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内地上季经济已重拾动力,第二季GDP按年增长3.2%,扭转首季负1.6%的纪录。虽然内地个别城市也曾再出现确诊个案,但早检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策略有效遏制疫情反弹。
陈茂波表示,感谢中央在人员、物资及防疫工作等环节的全力支援。无论是建方舱医院、搭建新的临时医院,接收患者;又或是协助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香港正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将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尽可能精准地发现患者,提供适切的隔离治疗,再配合社交距离措施,令经济活动能在市民健康及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尽快及最大幅度恢复。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港事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