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陈养凯 向雪妮 通讯员粤市监 近日,惠来县神泉镇发生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神泉镇11位顾客在“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俗称“粿条”)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对此,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醒,近期全省进入高温潮湿天气,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银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要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通报】
惠来11位顾客食用“粿条”后
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8月2日凌晨,广东省揭阳市网信办官方微信“揭阳发布”发布揭阳市惠来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关于惠来县神泉镇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称,7月28日,惠来县神泉镇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经初步调查,7月28日中午,神泉镇11位顾客在“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俗称“粿条”)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目前,已有5人送医治疗(其中1人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去世,2人病情较重,2人病情稳定),另有6人因症状较轻,在居住地治疗观察,病情稳定。
目前,涉事肠粉店店主和河粉(粿条)供应商均被惠来县公安机关控制,正在协助开展事件调查。该批河粉(粿条)生产厂家为汕头市潮阳区群利食品厂,惠来县将相关情况向潮阳区市场监管局通报并商请查处后,该食品厂已于8月1日被查封。
【提醒】
全省进入高温潮湿天气
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醒称,近期,全省进入高温潮湿天气,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银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若上述食品未及时冷藏保存或超过保质期,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
消费者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尤其是散装销售的产品,要留意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是否在冷藏条件下。家庭制作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湿米粉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诊。据了解,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抖音
搜索“鉴定评测实验室”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