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幾米的地下铁吗?开进深圳了,“目的地美术馆”今日开放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8-02 21:09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坐上地铁,从一个目的地赶往另一个目的地,是许多深圳人的日常生活写照。当每个目的地变得再熟悉不过,艺术能不能给城市带来新的打开方式?8月1日至8月28日,由深铁置业发起的“目的地美术馆”TOD艺术计划,邀请绘本作家幾米、英国街头摄影大师 Matt Stuart、24 ScanLab及饶小军团队、诗人南岛、艺术家滕斐、设计师黄扬、影像艺术家梁荣、艺术单位卖力工房等8位(组)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创作者,用作品创想更多元的城市生活,分别在深圳的4个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目的地美术馆”艺术巡展。深圳地铁1号线更开通一列幾米艺术列车,世界之窗站、大剧院站、市民中心站也变身幾米艺术站点。

800x534_5f26b5616d07a.jpg

800x534_5f26b563711eb.jpg

地铁变身幾米绘本里的“地下铁”

巡展第一站“幾米世界” 于8月1日至8月13日在福田COCOPARK开放,带来选自《地下铁》、《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记了》、《忽远忽近》、《忘记亲一下》等经典绘本中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这些作品用童话写意式的手法描绘了充满幻想的城市生活,并用细腻的温情抚慰都市人的孤独与寂寞。

本次艺术计划让幾米笔下的人物走进地铁车厢和站厅,观众在列车或站点打卡拍照,参与“在幾米的世界遇见你”征集活动,就有机会获得“目的地美术馆”限量版幾米明信片和环保袋。

“目的地美术馆并不存在固定的地点,而是希望通过把城市里的地铁站、商场、写字楼变成小型美术馆,给深圳和所有深圳人带来一次艺术惊喜,提醒大家生活中永远不缺少新的可能性。”活动主办方深铁置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铁置业多年来践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发展理念,以“轨道+物业”开发模式构筑轨道城市,目前拥有14个轨道沿线上盖项目的综合开发权,开发规模约548万平米。2020年,深铁置业迎来品牌焕新,以“抵达无限可能”为理念,继续致力于实现出行、生活、购物、休闲的无缝对接,为每个人带来更多元的城市生活方式。本次艺术计划,正是深铁置业探索和呈现这一理念的载体之一。

800x521_5f26b57e53e8d.jpg

800x521_5f26b57cad814.jpg

影像重叠城市显现深圳多面性格

巡展第二站以“叠影空间”为主题,是24 ScanLab及饶小军团队与 Matt Stuart的对话式联展,以影像分别呈现城市转型背景下深圳的历史遗产与城市景观,于8月1日至8月14日在南山海岸城开放。

来自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饶小军教授及24 ScanLab团队,在过去几年来以南头古城东莞会馆、蛇口渔港、梧桐山村等为研究样本,通过前沿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一系列数字化处理,将空间信息进行存档和处理,并以三维点云信息的方式呈现,记录城市历史空间的形态转变。例如今天已经消失的蛇口渔港,就得以通过空间数据的方式存续,并进行立体还原和展示。

800x480_5f26b5a8144c2.jpg

800x518_5f26b5a657185.jpg

而拥有二十多年街头拍摄经验的 Matt Stuart,被认为是当代街头摄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在2019年受深铁置业邀请来到深圳进行探索和拍摄,记录下了深圳极具现代感的一面。生活在伦敦的 Matt Stuart每天都会坐地铁上街拍摄,在他看来,深圳和伦敦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觉得深圳是个很摩登的大城市。TOD在这里的模式和伦敦的很相似,建筑建在地铁的周围真的非常方便,人们可以便捷地穿梭其中。”

DSC02867.jpg

此外,巡展的最后两站将在8月15日至8月28日开放。第三站“彩虹之门”位于南山科兴科学园,将展出由明天见艺术组合(seeyoutomorrow)创作的体验式装置作品。明天见由艺术家滕斐、设计师黄扬、影像艺术家梁荣组成。

第四站“城市剧场”位于南山塘朗城,为诗人南岛与艺术单位卖力工房的联展。展览将节选南岛以深圳湾的湾区生活为灵感创作的全新诗集《高贵的事物通向大海》,以艺术装置的方式呈现,用诗歌介入城市空间,完成对城市的抒情。卖力工房由广州美术学院师生组成,是以木作为基础的材料与艺术创作实验室。在本次展览中,成员王超、傅美林、禤志颖、邓自鹏,将用大型木作装置作品《大树底下好乘凉》,诠释他们对于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文化的理解。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图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