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把考古当作第一志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周刊
原创2020-08-05 20:38

撰写 李叙瑾 刘一霖 施展华 

图 受访者提供  

近日,湖南文科第四名女孩钟芳蓉同学选择北大考古学专业,引发网友热议,甚至登上热搜。这个举措引起广大网友的不满:他们担心这个专业冷门难就业没“钱途”,也有人认为遵循心之所向是更好的选择。

828x120_9d619ed6fe9fc289.jpg
828x120_24183cb503afdbd6.jpg
828x165_d0ad5f7932bb90e8.jpg
828x148_b5cbae1a2838023a.jpg

随着舆论升温,此事也掀起了考古界的关注,多个考古机构和考古同行进行微博联动,向钟同学送去“入行大礼包”,一时间把她宠成“考古圈团宠”。

这一届的网友,是否“管得太宽了”——众说纷纭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专业选择,有正确答案吗?

北大考古学姐:“考古挺理科的”

“很高兴看见因为热爱进入考古专业的学妹,我鼓励她来尝试”,得知钟同学的选择,正在就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张文说。

从小喜欢看《探索发现》、逛博物馆的张文当年在高考志愿表上分别填写了北京大学考古系、人民大学考古系和吉林大学考古系,并且坚定地在高考后参加了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

1080x678_a5415990642e92ef.jpg

张文的实习场地

在外界看来,张文当时的高考分数本可在复旦、上交等名校里随意挑选专业,但她最终还是凭情怀“狂热了一把”,所幸她得偿所愿,被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录取。

张文当年所在的高中文科班是省里著名的文科实验班,当时班上共有四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只有一名同学选择了被外界看好的大热专业“金融管理”。

今年秋天,张文或会迎来她在考古工地的实习期,“那是令人振奋的,”她说。

张文记得刚上大一不久,老师带他们观摩学长学姐的实习工地。她说,第一次看见有人工作的考古现场比逛博物馆好玩多了,每一个人呆在一个方块区域里,蹲着埋头挖土——“你知道他们当时清理人骨用的是什么吗?是那种吃烧烤的竹签。”

1080x807_5a40741166f041e1.jpg

在考古实习中,张文发现了竹签的妙用。

她觉得考古太有趣了。在进大学之前,张文单纯认为考古就是通过实物发现历史,“后来发现考古挺理科的。” 

看到前辈学长们在考古工地起早摸黑地工作,回来还要进行工地日记撰写和分析,小张也会感叹“考古还真的是门吃力的活”,但她依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三次改动志愿,“现在我很满意我的专业” 

和张文不同,舒夏并不是一开始就认准并找到兴趣的人。舒夏曾经前后三次改动志愿。如今,她就读于北京某高校信息与科学学院计算机专业。

她曾经打算大学就读小语种专业,后来又纠结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也想选择一个偏理科的专业。”

1080x729_e4ea6bd5c0c7c76d.jpg

舒夏的科目课堂

读生物专业也是舒夏的考虑之一。她高中对生物挺有兴趣,而且成绩也很不错,于是她上网查询关于生物学专业的帖子,看完一篇,心凉一截。“大多是劝退的,说选择生物专业要么家境好,要么特别特别喜欢,我两个都站不稳。”

而最终瞄准计算机的理由似乎很简单。“本科先学工具性强的基础学科,计算机专业比较通用而且更有保障。”舒夏坦言。

一年专业读下来,舒夏直言在C++、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日渐秃头”,但是当看到自己编的麻将程序打赢别的程序时,以及参加学院组织的程序员节时,她感觉还是挺有获得感的,“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把计算机当作第一志愿吧。” 

1080x744_2defcf469a115815.jpg

舒夏的科目课堂

“完了,要当保姆了”

和面临多样选择进而纠结的舒夏相比,子英并没有什么选择权——她的专业是被分配的。得知自己被湖南女子学院家政学专业录取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完了完了,要当保姆了。” 

她有过心情崩溃,也纠结过要不要复读。后来她转念一想:“也许会不错呢。”最终冷静后的她选择了拒绝复读。

采访子英的时候,她正在尝试摆摊,自己制作盒销售奶茶果茶,这是她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现在我很满意我的专业,和我的性格、未来发展设想都挺契合的。” 

1079x812_71668c8367c6a1e7.jpg

子英的课程ppt

学校虽然是一所纯女子学院,但没有刻板印象中的僵化老套,反而有种开放包容的氛围。她们的课程也格外新奇有趣,比如在出轨经济学原理课上,老师谈到,量化出轨带来的刺激感与新鲜感,与出轨行为带来的经济与心理付出做对比的社会现象。

子英笑言:“你知道吗,最容易出轨的是IT男,其次是金融行业和教师,我们学的是不是很有趣?” 

“兼顾热爱和面子是我的理想状态” 

“她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并且坚持自己的热爱,这样的人太可贵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爱什么呢。”徐路在安徽读广播电视学专业,她直言自己很喜欢并佩服钟同学的选择。

她认为,报考热门专业并且真正有“钱途”的人实际上并不多。从小受综艺影响很深,徐路最终选择了广播电视学专业,“我可以打开电脑剪片子五小时不歇着,但是解一道数学题不到五分钟就会睡着。” 

1080x539_755d2c7eb53b3a3d.jpg

因为喜欢综艺,徐路选择了广播电视学

“兼顾热爱和面子是我的理想状态。”她解释道,自己也有虚荣心作祟,她希望既能从事广电行业,又能成为父母口中还不错的从业者。

今年上半年,徐路经历了考研落榜,又因为疫情错过春招,她投过的很多简历都没有回音,尽管如此,她并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专业。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他是一位医药工程师,会做新媒体运营,在就业市场上比她更有竞争力。徐路受到很大的触动:“我才发现,只钻研一个专业会被淘汰,要融会贯通地来。”

现在,徐路正考虑二战考研,依然选择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主专业,并打算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第二学位。“一个专业能带给你的少之又少。说白了,进入工作中,专业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都是要从头学习新的知识。”

她认为,人们不应该过分拘泥于专业,而是要在专业中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把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发挥到极致。

“本科阶段,最好是以兴趣为主导”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都会引发不少的关注与讨论,无论是过来人们集体进行“专业劝退”,还是分享经验、客观分析,亦或是引发关于世俗成功与个人兴趣的争论,都表明了专业的选择并非简单利益取舍。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姚苏晟老师认为,本科阶段的专业选择最好是以兴趣为主导。学生通过本科四年的积累到了研究生阶段,对于专业、社会以及自我基本的认知已经形成,不存在太大偏差,就可以在结合本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相对“更现实”或者“更容易就业”的硕士研究方向继续深造。

同时她也强调道:“但我始终认为没有永恒赚钱的工作,每个行业里不同工种的收入也都分‘三六九等’,所以兴趣才是最大的原动力。”

1080x608_b7a4b269d9d4f495.jpg

因为热爱综艺,徐路选择读广播电视学,并继续深造

今年,有朋友想要报考新闻传播类专业,找徐路咨询,她都告诉对方一定要看自己的兴趣所在。她说:“我真的很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并且去坚持。你会发现那种感觉太好了。” 

(应采访者要求,张文、欣迪、徐路均为化名)

编辑:王卓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