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刚登记信息就收到骚扰短信 专家建议单位提升信息保护意识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0-08-07 22:31

刚在机场登记完个人信息坐上大巴,而后立马就收到陌生人发来的“骚扰”短信,这让刘欣(化名)感到担忧和恐惧。

8月6日,刘欣向隐私护卫队反映在广州白云机场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原来是“有心”人偷偷记下了她留在登记表里的信息。

刘欣质疑机场工作人员没有保护好她的个人信息。有隐私保护专家表示,防疫期间很多单位需要提升保护意识和保护手段,使用纸质登记形式的可以采取提示填写者不要记录其他人信息,使用单页记录卡等方式进行保护。


刚登记信息就收到“骚扰”短信

从广州白云机场出来,刚刚进入机场大巴,刘欣收到两条短信:“美女去龙江哪里”、“你在龙江做什么生意,也是家具厂吗?”面对突然出现的“骚扰”短信,刘欣怀疑自己刚刚登记的信息泄露了。

刘欣对隐私护卫队说,因疫情防控,乘坐大巴前她被要求登记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目的地、出发地、14天内有无出境等信息。

“我估计有人拍了我们登记的册子,还在车上就给我发短信。”刘欣既生气又担心地说, “我不知道发短信的是谁,但能猜到是登记信息时排在我后面的一个男生。”

而后,对方再次发来多条短信:“龙江有朋友吗?”、“电话加不了你微信。”刘欣回短信询问,“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对方解释他是从机场一起出来的,“上车写地址时看到了(信息)”。

机场大巴的副本.jpeg

男子发来的“骚扰”短信。受访者供图

刘欣的猜测被验证,果然是“有心”人记下了她在机场登记表上填写的信息。随后,她向机场投诉,质疑机场没有尽到保护信息的责任。被机场警告后,男子向刘欣发来短信称,“不好意思,我现在删掉了(信息)”。


个案体现出防疫期间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和难度增加

疫情期间,一些商超、机场等地方采用纸质方式收集民众的个人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登记表被随意摆放,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暗藏隐私泄露风险。

早前,中央网信办在《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疫情期间收集或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要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负责,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防止被窃取、被泄露。

“一般收集数据的单位会结合自身收集利用数据的风险情况决定安保措施的强弱。”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吴佳蔚表示,这种常见的纸质登记形式,可以采取提示填写者不要记录其他人信息,使用单页记录卡等方式进行保护。但这依然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做法,很难完全杜绝信息泄露。

同时吴佳蔚强调,这个案例体现出防疫期间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和难度增加,很多单位需要提升保护意识和保护手段。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网络安全法律事务中心主任王琮玮建议,单位尽量不要采取纸质登记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还应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范和信息保护机制,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保护意识。

虽然“该事件构成信息泄露,侵犯了刘欣的隐私权”,但吴佳蔚表示,由于涉及信息数量小、对个人影响轻微,并未造成严重损害,而且是个案,该男子和收集单位最多面临较为轻微的行政警告,或不承担责任。

王琮玮认为,该男子的行为是较为典型的通过短信达到骚扰目的的行为。她提醒如果这种行为次数较多,干扰到正常生活的,当事人可以留存证据,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进行处罚。


文/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尤一炜

编辑:蒋琳

9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